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2
管理的人员和负责勤务保障车辆检查验收的人员之间发生了误解,在接交时少了
一个车载可折叠式工作梯(该工作梯主要是为了机务人员使用方便,由上级部门
配发供飞机检查所使用)没有查出,双方就在交接工具设备单上面签字确认(交
接班程序之一)。但是,在我们接班后的一小时左右,需要使用工作梯时却发现
车辆上面没有工作梯,经向已经下班后的分部询问,他们不承认是其在班时缺少
的,这样,工作梯丢失的责任自然由我们分部来承担。质量部门对丢失工具设备
的责任也进行了明确,并给我们下发了处罚单。大家对于这起工作梯丢失感到非
常疑惑和压抑,觉得承担责任应该是因为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检查签署,而不是将
丢失工作梯的原因落实在我们身上,大家开始了自发的去寻找丢失的原因,终于
找到了相关证人并取回了所丢失的工作梯。原来是当日中午12:30 左右,上午
班分部的一辆勤务保障车在机坪行驶过程中,工作梯从车上掉下来,而驾驶车辆
人员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一名分部级管理人员在车上,由机场摆渡车司机发现并
拾起存放起来。我们接班的时间是14:30,可以说在2 小时的时间内丢失工作
梯的人员不会不知道(经常使用),可是,他们却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来推卸责
任,如果是飞机有异常现象隐瞒不报告或不进行处置放行,一旦飞机升空,那真
是太可怕了。事后竟有很多人对于这起丢失设备的事件都有同样的想法,说如果
自己也出现类似的问题时,也会采取隐瞒事实真相的做法,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
的减少处罚(我部门已经制定出发生过错自愿报告系统,可减轻或免于处罚,但
是,还是很少有人选择)。
我所反映的问题是:工作人员存在着这种心理是否与单位所制定的处罚规定
过严或在工作中压力太大有关?怎样才能找出更好、更有说服力的方法来解决这
个问题?能让大家真正从心理上和思想上感到自己所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请相
关部门的专家给予解答(最好有心理专家)。谢谢!
专家分析:
关于交接班时接班方未认真检查交接的设备而匆忙在交接单上签字,事后发
现设备缺失,追究责任时将责任归于接班方的情况,在我们工作中并不是个别现
象。我所在部门曾发生过交班方对讲机丢失,接班方未认真查验设备就在交接单
设备数量栏签字,导致追究责任时将设备丢失的责任归咎于接班方,接班方感到
非常委曲,但又讲不清。
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交班方没有认真检查设备数量,觉得设备数量不会有差错,告
诉接班方设备齐全,而接班方也没有认真查验,就在交接单上签了字,在需要使
用设备时,接班方发现设备缺失,认为是上个班丢失的,交班时隐瞒了设备丢失
的事实,而交班方认为接班方已签了字,是接班方丢失的。
第二种是交班方确实将设备丢失了,交班时隐瞒设备丢失,而接班方未按规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3
定认真查验设备就签了字,在需要使用设备时发现设备丢失,这时因接班方在交
接单上签了字,从责任上说,是接班方的责任。
简单地从管理角度而言,接班方未按规定查验设备,责任在接班方,质量部
门对接班方发处罚单并无不妥。因此,接班方要认真吸取教训。
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话,责任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任何失误或错误,
都是一连串的失误链组成的。推卸责任是任何失误当事人的正常的防卫心理。这
种防卫心理的强度跟很多的因素有关:
1) 运行系统的体制,说白了,就是单位的规章制度中的某些处罚规定的合
理性有多大?是否符合科学等的问题;
2) 工作压力;
3) 社会压力(舆论、流言);
4) 家庭压力;
5) 生活中的其他压力;
6) 个人的价值观。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压力和没有责任的人是不存在的,
尤其是航空安全领域,沉重的责任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在航空安全文化建设中,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个人价值观。一
个健康良好的价值观,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虽然不是唯一的因素。
同时,我们也承认,目前的,大的运行体制不完全科学合理,不是完美无缺。
我们需要改变,但是,如果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改变,太难。但是,我们可
以改变个人的价值观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个人价值观中的不好的那部分,使得个
体和整个运行体制共同向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简单的跟报告人分享下面的几句话,以期改变个人价值观中的一部分,
希望有所帮助。
1) 如果生产线有问题,那么我是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我要保证我不是“次
产品”;
2) 如果我有问题,我生产了次产品,那么我需要修理;
3) 如果别人有问题,也有可能导致我有问题,那么我有责任去帮助别人,
因为我们是一条生产线上的,我有问题别人也会来帮助我的;
4) 任何人都有可能生产次产品;
5) 罚不是目的,也不是唯一的手段,罚只是一种记忆的方法,不罚可能就
没有记忆。
6) 如果罚是目的,那么罚永远达不到目的,既然罚了多次还达不到目的,
干脆就不要罚,生产线暂时停止生产;
7) 如果罚可以解决问题,让自己没有责任压力和愧疚感,不妨自己主动建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
4
议多罚一点,加强记忆,减轻责任压力,免去愧疚感;
8) 如果真的因为被罚,而使自己没有责任压力和愧疚感了,那么,你下次
还可以很大的机会用被罚来减轻责任压力和免除愧疚感,久而久之,最后,你就
成神了;
9) 所以,罚是对没有责任压力和没有勇气承担后果这一行为的惩罚,面对
罚,我们谁都不做,只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罚得起的人。
所以,被罚不可怕,怕的是被罚成神。关键的,还是要找出错误的所在,预
防为主,适当的、非正式的心理辅导,把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民航安全资料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