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这个较早的要求给出了另外几点补充,包括如下几项:
登机前的安全信息和强制性的撤离命令有助于乘务人员说服乘客在撤离
过程中不要拿走私人物品。乘务员准备多种方法应对那种置“舍弃所有私人
物品”命令于不顾的乘客。
——FSF 编辑
客舱安全
21
“紧急情况下乘务员在指导乘客把所有物件置于飞机上时应具有说服力和权
威性;”
“承运人应制定出紧急情况下处理随身行李的程序,督促乘务员学会使用这
些程序,并使其成为乘务员训练合格的标准之一,在撤离训练中严格按照这
些程序去做;”
“这些程序应该包括:将行李抛到航空器外撤离滑梯的前方或后方,或者将
其抛回机舱内空座位处;”
“另外应考虑的是乘务员允许乘客携带随身行李有可能比因为携带行李的事
与乘客发生冲突对飞机的快速撤离造成的损害更大。”
NTSB 的两名救援专家指出,这个问题还没有彻底有效的解决方法。
Nora Marshall, NTSB 救援部门的主管说:“有一次机舱内发生火灾,一名乘
客
因为要拿行李,成了最后一名冲出飞机的人,读了他的陈述简直让我震惊。机舱
内一
半的人死于烟熏,而这名乘客却说出这样的话‘因为我得从座位下找到并带走我
的旅
行包,紧急撤离时多花了我几分钟时间’。这个人在飞行中就已经受到烟熏,很
明显
有必要立即下飞机”。
Marshall 指出,一场由机舱内的大火引起的一架McDonnell—Douglas DC—10 飞
机的事故充分说明了严格遵守“舍弃所有私人物品”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她说:“那是一次调动飞行,飞机上全是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因为他们都经过
很好的训练,所以撤离很快并且没有伤亡。如果这次航班有旅客的话,伤亡就很
有可
能发生。这次特殊的撤离表面看来好像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一旦有威胁生命的事
件发
生时就得分秒必争了。”
Robert Molloy 博士是NTSB 研究与工程办公室的交通运输研究分析员。他指出,
通过对紧急撤离事件的回顾发现,诸如大的镶框画、拐杖、吉他,这些东西经常
被带
下飞机。
Molloy 说:“手中没有任何东西通过机翼上的出口都是很困难的,但有一个人
首
先把吉他伸了出来。有人告诉NTSB:‘最近发生了一起大火引起的事故,飞机
机身
都裂开了,我不得不返回去拿我的小提琴。’那次事故后的访谈中,另外一些人
说由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2004 年第10 期(总24 期)
22
于有人要夺回他们的背包,撤离速度一度很慢。有一个人把出口通道堵了好大一
阵子,
只因为他要拿回公文包。”
乘务员如果不打开所有安全出口,随身行李可能会阻碍撤离。有时乘务员会从乘
客那儿拿过一些行李,扔到一个尚未打开的可用安全出口处。
Molloy 说,有一次,乘务组刚开始不相信有必要在每个安全出口处保证滑梯配
备,
他们根本没想到场面会变得更糟,没有打开的出口前面堆满了行李—撤离过程中
形成
的障碍物。另外一次有记录的事件中,由于打开出口短暂的耽搁,最终造成排队
下滑
梯的乘客们丧生。出口处任何小小的耽搁都会影响很多人。
在没有地方搁置这些行李时,它们还能成为“导弹”。
Marshall 说, NTSB 发现有些乘客带着自己的行李到了出口处,突然意识到带
着
行李跳上滑梯不方便,他们便把行李扔下滑梯,砸到了其他乘客。
Marshall 指出,在一些调查研究的事件中,因为乘客们不是直接遇到像着火、飞
机结构破坏这类看得见的危险状况,他们很明显没有意识到有生命危险。
Marshall 说,有些事件乘客与乘务员有不同的理解,乘客认为撤离只是常规般的
下飞机。例如有一次,DC—10 飞机上的一名乘客没看见发动机起火,在紧急撤
离情
况下打开行李架,把手伸进去要拿衣物袋。
另一次紧急撤离事件后, NTSB 调查员与两名一等舱内并肩而坐的乘客进行了
面谈。
Marshall 说:“一名乘客说‘乘务员根本没有帮助我们,他们并没有给我们任何
指示或指导。’另一名乘客却说‘乘务员非常清楚的指导我们应该做什么。’我
们知道
乘务员很大声的宣布了一些简洁的指令,如,舍弃所有私人物品,脱鞋,这边走,
等
等。因为声音很大,驾驶舱录音机上记录得很清楚。很明显第一位乘客没有记住
这些
指令。”
Molloy 说:“通过训练,乘务员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指令。如果乘客拿着包向
他
们走来,他们要从乘客身上拿走行李的话,就需要考虑说服乘客的方式以及怎样
处理
乘客的行李。对他们的这种即时决定稍后应更详尽地向乘客做出解释。”
拿走一件行李是为了保护那名乘客,可是“这时就有在哪儿说的问题,对个人
客舱安全
23
的保护并不比全体乘客的安全更重要”。
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判断乘务员拿走乘客行李的决定正确与否是很困难的或者是
不可能的。
Marshall 说:“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通常我们总是认为在拿走乘客行李这点上
乘务员是没错的—他们知道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要让乘务员遵守训练
程
序。例如,如果训练程序是让乘务员拿走每个包,首先我们就要问他们有没有这
么做。
如果他们没有,理由是什么。如果理由合理的话,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在实际撤离
中存
在与训练中所作不同的决策情况。”
行李已经造成滑梯损坏,所以人们不太理解它的危险性。现在用的滑梯在抗剪力
和压力方面有很大不同,然而,机组人员可能不知道特定飞机上配备的滑梯是否
符合
现在最常采用的保护—反光外层的标准。乘客受伤的可能性比滑梯损坏的可能性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