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过ATC 的允许可以使用16R 跑道。事件发生的那天,机组向FMC 输入的是16L
跑道和重量与平衡数据,但这时天气开始变化,导致了16L 跑道上飞机重量过
重
(由于雨天使得云底高和能见度降低)。就在飞机退出前,机组向ATC 提出了
改
至16R 跑道的请求。
3.飞机在跑道上列队后,PF 和PNF 在起飞前都没有核实FMC 和MAP(16L
跑道和SID 连接)。
在问题处理处理后(在切入SID 航路后),两名机组人员都核实了FMC 离
港员上的R/W SEL,并未发现什么问题。尽管这样,实际的SID 与16L 跑道连
接了的原因还是应该进行调查的。(在地面上,我变换了FMC 上的跑道设置看
FMC 的工作是否正常,但当跑道改变后,所指定的SID 也就会随之变为离港跑
道)
当原定计划的跑道改变以后,就需要核实到底是这条跑道还是那条跑道。
为了防止使用不适当程序,机组就必须核实SID 及由于跑道改变而带来的相
应
工作变化。
高度表设置错误
飞机从仁川国际机场起飞,在飞行中我们听到了Kimhae ATIS 有关进近的信
息,但由于我们没有听清高度设置,将高度设置成了3007 而不是3027。在ILS 36L
上进近时,我们发现在1000 英尺的高度上无线电高度表和压力高度表的读数有
所差异。参照下滑道和定位信标我们进行了目视着陆,另外,当时是晴天能见度
是7 英里,10 海里以外就看见了跑道。
如果ATIS 同时播报百帕和毫帕两个不同的单位,高度上就有一个比较,就
可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另外一个建议就是进近控制应重新核实高度表的设置
以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非精密进近时高度表的设置错误会威胁到飞行安全。即使是在精确进近
时也要核实准确的高度设置。
韩国自愿报告系统报告
35
有关R22 主旋翼叶片裂纹的报告(《FSF 直升机安全》)
2002 年5 月14 日当地时间大约08:55,一架Robinson R22 Beta 直升机在
英格兰的Maxey 附近执行勘查摄影飞行,当飞行员观测到主旋翼桨毂有剧烈的
异常震动后,他决定停止飞行。飞行员将飞机降落在附近的一个机场,维修人员
在飞机主旋翼的叶根发现了一个长达80mm 的裂纹,而直升机并无其他受损,飞
行员及乘客――拍照员也并没有受到任何人身伤害。
U.K.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在随后的报告里说:“裂纹是因疲劳过程而起
的,而该过程又有多个起始点位于根部锻铝部件的下侧前缘,在这个部位以前并
没有发现任何的疲劳裂纹。裂纹的形成原因是由多个不利因素复合而成的,如横
向的划痕,材料的腐蚀等等,这些是由于在制造时为了去除过多的粘合剂采取手
磨操作而造成的。”
裂纹区域的产生是“由于铝合金根部接头处截面变化造成了应力集中。”报
告如是说。
“表面的损伤有关操作人员显然是没有意识到的,在被随后的加工过程中在
损伤被填充层和油漆层覆盖前,它也没有被检查人员发现”。
报告说裂纹意味着叶片:“几乎接近致命故障的边缘”。维修记录显示在事件
发生前8.6 小时的年检中,维修员已经执行了若干检查主旋翼系统的任务,其中
包括对叶片根部是否有裂纹的检查。
2002 年6 月25 日,制造商发出了如下的有关R22 的安全警告:异常的震动
可能就意味着主旋翼的叶片有裂纹。
如果飞行员和机械员对疲劳裂纹迹象早有警觉的话,致命性的旋翼叶片故障
或许就可以避免。尽管裂痕可能在叶片的内部而观察不到,但是在最终损坏前的
几小时飞行中它很可能引起旋翼的震动剧增。
《FSF 直升机安全》第30 卷第2 期2004 年3~4 月
在此前必须要检查吗?(ASRS 报告)
ASRS 收到了一些有关飞机在地面维护过程中受到损伤的报告。其中许多事
件设计没有按维修手册所描述的顺序,起动或者关闭系统的问题。提交这篇报告
的维修技工完成了他自己分内的事,但有关人员也应该依据维护手册来检查相关
系统的设置。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2004 年第8 期(总22 期)
36
我们正准备推出飞机进行发动机的慢车检查,我被告知去关闭位于电气电子
设备舱的电路自动保险电门。
当我推进备用液压系统电路断路器时,液压泵启动了,前缘装置下到外侧打
开的“C”函道上(发动机整流罩)。当时驾驶舱里并没有人,当有人上来将
泵
关上时,他们发现备用液压系统的开关已经在“预位”的位置,显然前一个
夜晚
的B/C 检查时就已经是这样了,且前缘的锁销已经从主轮舱中的阀门上拔除
了。
这个事件中,在B737-700 两侧的发动机整流罩和前缘装置均受到了损伤。
ASRS 2004.05
KAIRS 报告收集情况
飞行员ATC 维修外国人机舱其他总量
2004 年25 58 - 4 1 - 88
总量330 335 2 23 1 1 692
领
域数
量
飞安信息
37
客舱安全(39 卷第1 期)
公众所关心的飞行安全问题2004 年1-2 月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利用光致发光原理的地板附近的应急撤离通道标志
(FPEEPM)系统得到了积极的认可,世界范围内的许多航空公司所经营的4 600
多架飞机都安装了此系统。“光致发光”的原理是说当照射这些标志的独立光源
(也称“调节照明”)失效之后,系统里的化合物能够发出一段时间的光线(黑
暗中发光)。光致发光应急撤离通道标志不会发出足够的光来照明机舱过道所在
的区域;但是,它会给乘员提供目视引导系统。
航空公司发现光致发光应急撤离通道标志要求极少的维护,而且消除了固电
源系统的一般故障而导致飞行签派延误。
美国总会计室(GAO)在2003 年10 月的报告中指出,“用电来驱动[FPEEPM]
系统已经使航空公司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包括电池失效,布线失效,电灯泡
烧坏,飞机振动所造成的物理干扰,旅客行走,手推车撞击,以及在事故当中发
生的机体损坏。”“地板路径标志使用光致发光材料在目前来说是可行的,但是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