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有遵守进近程序。
事件发生时,副驾驶正处于为他的改装训练进行最终审核的阶段,所以他在这
种精神状态下很难给出充满自信的忠告,事后的问询也证实了这一点。当时还有
另
一名副驾驶和机长在驾驶舱里观察LCP,尽管机组由于不合理的操作违反了正常
的
程序,但他们也没有给机组提出任何忠告, 所以后来我们再次分析事件时,便
意
识到其中的责任感不强的问题。
在履行操纵飞机飞行员职责时,机长误解了局势,他认为飞机在被雷达引导无
须ILS 的进近许可。于是他忙于采取防止飞机爬升的措施,幸好当时该区域的空
中
交通条件良好,才使该事件没有造成更恶劣的后果。
在着陆进近时,遵守标准的进近程序对于保障航空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
其是在进近Kimpo 和Incheon 机场时,由于那里邻近军用机场,存在许多军用
空
中交通,所以必须保持SID 和STAR 程序规定的进近高度。为了保证一个繁忙
机
场的进出航空安全,操作机组就必须明确地理解ATC 的指令。
五、有关混淆滑行道的报告
摘要
飞机在中国烟台机场04 跑道着陆后,我们正在着陆滑跑时,塔台指示我们“3
韩国自愿报告系统
13
号滑出”。然而,我们却过了3 号滑行道而进入了另一个非民用的滑行道(烟台
塔
台称之为4 号滑行道)。
具体情况
1.飞机最初指定进近22 号跑道,但在10000 英尺高度时接到改为进近4 号跑
道的指令,于是我们着手进行了新的进近与着陆讲解,但是3 号与相邻滑行道的
识
别却没有完整讲解。
2.在着陆滑跑时,ATC 指示“3 号滑出”,此时飞机已经到3 号滑行道的附近
了,于是机组人员将相邻的有充裕时间和距离的滑行道当成了3 号
3.进入停机坪后,塔台未进行任何问询或其他事宜。
4.乘客下机后,机长向塔台报告了上述混淆滑行道的事件,塔台于是告知机
长4 号滑行道是仅供军用飞机使用的滑行道,以后禁止再次误用。
争议点
1.飞机着陆后,ATC 通常在观测飞机的速度与位置后为飞机指派滑行道,机
组也希望能这样。在那时,由于飞机的速度和位置机组较容易混淆滑行道。
2.在这条跑道上没有滑行道标志和跑道距离标志,这就使得飞行员在着陆滑
跑时脱离跑道位置很困难。
3.在JEPPESEN 图上4 号滑行道印得模糊不清,以致于难以辨认。
着陆前改变着陆跑道无疑会增加机组的思想压力,易引起着陆后混淆滑行道,
尤其是在现有JEPPESEN 图上关闭或受限的滑行道标示不明确,机组更要仔细
查
看图表以防止混淆。
六、有关起飞滑跑时轮胎瘪气的报告
飞机当时正从Incheon 国际机场的15R 跑道起飞,起飞数据为:GW 为822,
700Ibs,V1:163kts,Vr:178kts,V2:186kts。当飞机的速度升至170 节时,发现
了
短暂而轻微的震动但并无其他异常发生,于是我们决定继续起飞和爬升。当起落
架
收起后,塔台联系我们询问是否一切正常(我们起飞时塔台听到了爆裂声),我
们
报告一切正常,同时请求塔台检查一下瘪气轮胎滑过的跑道。经过对起落架系统
仪
表的检查,我们怀疑前起落架上可能存在瘪气轮胎,于是我们又和维护部门讨论
瘪
气的轮胎是否可安全着陆。在得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决断时,我们已经继续飞向
Anchorage 国际机场。
当飞机飞越日本空域时,我们收到了公司通过东京ACC 发来的信息,并通过
旧金山电话系统临时插入装置,与签派商讨,决定按备降要求,备降Incheon 国
际
机场。
在Incheon 国际机场飞机采用了低空进近,以便可以观测到起落架。地面报告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2004 年第6 期(总20 期)
14
说看不到右侧起落架的两个前轮胎,好在完成所有相关检查单后我们还是安全着
陆
了。
该飞机右侧起落架的轮胎瘪气可能是由于外来物损伤所致,但我认为飞机在飞
行前就应仔细检查轮胎,因为以前我们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故征候。
尽管起飞时已观察到短暂而微弱的震动,且刚一开始有经验的机组就着手与维
护讨论在轮胎瘪气的情况下如何正常运行也是很合理的,但或许更应该如报告者
所
说,飞机起飞前就应该进行周详的检查,看是否由于外来物损害或者是轮胎自身
原
因造成了轮胎的瘪气。
七、有关推车服务的报告
在两个双重手推车上为旅客提供服务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服务程序了,但问题是
一般只有三个机组人员来开展这项服务,且一个乘务员常常不得不移动很重的装
满
各种饮料的车子。公司觉得机组没有必要这么做,但你可想象到在这项繁忙服务
的
同时,旅客往往也需要穿越过道去趟洗手间,而这就很不方便了,所以机组也别
无
选择,只好每次让乘务员移动推车。这已经导致许多乘务员喊背痛了。公司好像
也
认可了机组的这种做法,这同时也使他们觉得这样做也会使一个4 人组飞机的服
务
更加标准化。
另一个问题是在前厨房根本就没有一个空间用来停放双重手推车,况且遇到颠
簸或者紧急情况时它也会成为安全隐患。
为什么机组不让一个乘务员来推单推车,到有第四名机组人员时,再让另一辆
单推车与之背靠背地推行。难道真的要有人严重受伤再采取行动吗?
该报告中提到的公司在慎重考虑了该项服务后,决定只在飞机的尾舱推行该项
服务。
(客舱机组人员反馈2003.09 CHIRP)
八、维修部门
ASRS继续收到有关B767机轮隔片的报告(见2003 年3 第282 期CALLBACK)。
下面就给出两则有关前起落架上隔片问题的报告。
1.尽管有适宜的资料与手册在手,但B767 前轮的隔片安装似乎仍是一个难题。
当组件从飞机上卸下时,隔片仍然牢固地粘在轮子的轴承上,而我公司机群中只
有
B767 安装特有的前轮隔片,这个因素加上B767 很少更换轮胎,都有可能导致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