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务资料 >

时间:2011-09-18 17:20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带有导流板的开缝式襟翼的结构,如图1.2 - 23所示。其主要构件包括襟翼、导流板、
滑板和收放机构。导流板是固定在襟翼前面,并在此形成特形缝隙。当襟翼偏转时,在机翼
后部、导流板和襟翼之间可形成特形双缝隙,从而能获得较大的升力。
6
    图1.2 - 23开缝式襟翼结构
1-襟翼;2-导流板;3-滑板;4-撑杆;5-接头;6-收放机构;
7-机翼后梁;8-接头;9-导轨;10-支座;11-撑杆的连接耳片
    该型襟翼大梁剖面一般为工字形,其上安装了用以固定滑板和收放机构的支臂。滑轨是
钢制弧形工字型材,它通过支臂和撑杆连接到机翼的后梁和加强肋上。滑轨缘条的表面进行
了磨削和镀铬处理。这种滑板和滑轨结构最简单、也最可靠,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导流板
由隔板、蒙皮和尾部桁条组成。隔板由带缘条的腹板组成。导流板通过安装支座固定在襟翼
上。滚珠螺杆式收放机构由传动装置驱动,并通过襟翼大梁上的支臂与襟翼相连,来完成对
襟翼的收放。收放机构的第2个支座是机翼加强肋和后梁连接处的接头,由液压来驱动传动
轴的旋转。晟简单的结构是将襟翼和导流板悬挂在外置支臂上,但附加的阻力会降低飞机巡
航状态的经济性。
  2)三缝式襟翼
  三缝式襟翼由主段、尾段及导流板组成(见图1.2 -24 (a》,主段是指中间的升力面,
  气
    上篇飞机结构与机械系统53
也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尾段和导流板装在它的上面。主段上的主要受力构件有两根梁、蜂窝
夹芯壁板、翼肋和前后缘蒙皮。悬挂尾段用的支臂和导轨构造如图1.2 - 24  (b)所示,图
1.2 -24 (c)所示为常规的导轨结构。
(a)
爿向视图
    图1.2 - 24三缝襟翼结构及连接
  l一尾段;2一主段;3-导流板支座;4-导流板;5、7-梁;6-蒙皮壁板;8-肋;
9一滑板;10一尾段悬挂支臂;11-滑轨;12-加强肋;13-后大梁;14-耳片;15-导勒
    固定有滑板接头和操纵接头的前缘翼肋用型材加强。襟翼的主要结构悬挂在导轨上,它
通过滚珠螺杆收放装置在滑板上沿导轨移动。
    襟翼的尾段由大梁与前缘翼肋构成的骨架和蒙皮组成,常采用蜂窝结构来提高其刚度和
降低重量。放出襟翼时,为使该段伸出和偏转,可采用常规的导轨和滑板。
    如果导流板是滑动式的,为使其滑出,可使用导轨一滑板系统,这时导轨与导流板连
接,而滑板与襟翼主结构连接。襟翼的导轨是由高强度钢制成的工字形剖面悬臂梁,采用螺
栓将导轨与加强肋和机翼后大梁的接头连接固定在一起。
    (4)减速板和扰流板
    减速板和扰流板位于机翼上表面襟翼之前。减速板在左、右机翼上对称地布量且同时张
开或合上。扰流板在左、右机翼上通常也是对称布置的,但只在往其倾斜的那一侧机翼上张
开。为了提高飞机相对于其纵轴的操纵效率,扰流板应远离该轴布置,通常放在外侧襟翼的
前面,以增大力矩的力臂;而减速板则布置在内侧襟翼前面,在减速板不对称偏转时可减小
力矩的力臂。
    在着陆滑跑时使用减速板,可缩短滑跑距离。因为它们不仅增大了阻力,还降低了机翼
的升力,使飞机下沉,加大机轮与跑道表面的结合力,从而提高刹车效率。当主起落架缓冲
器开始压缩时,减速板被锁定。
    减速板和扰流板均为薄板结构。图1.2 - 25所示为某型飞机上典型的减速板和扰流板
结构。
54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
    图1.2 - 25减速板或扰流板及其结构
1一扰流板壁板;2、5-接头;3-前墙;4-支臂;6-端肋;7一尾部桁条;8一机翼后大梁;
    9-耳片;IO-支臂;11-作动筒;12-耳片
    每块减速板都由几段组成。各段的主承力结构是与中间的支臂连接的两块板,该板由大
梁和两个Ⅱ形截面的端肋,上、下蒙皮,尾部桁条,金属蜂窝夹芯,前墙和封严型材构成。
中间的悬挂支臂是沿整个翼弦的工字形截面整体梁。支臂上有耳片,耳片9用于将各段悬挂
到机翼后大梁的支臂上,耳片12用于固定液压作动筒。这种带有中间支臂(在一个接头中
综合了两种功能)的整段结构方案能减轻重量,并提高结构刚度。扰流片的辅助悬挂接头
位于两个加强端肋上。
1.2.2机身结构
    1.机身功用
    机身主要是用来装载机组人员、乘客、货物和设备等。机身还作为整个机体的中枢部
件,将机翼、尾翼、起落架和动力装置等组装在一起组成完整的飞机。
    2.机身结构类型
    通常,根据机身结构中蒙皮的应力状况将机身的构造型式分为:构架式、硬壳式和半硬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ME-TA)上册(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