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操作飞行员和观察员于(第二日)上午10 点40 分抵达机场,机长则是11 点左
右到达。辅助动力装置(APU)大约在10 点50 分发动,而飞机在11 点05 分到
11
点40 分完成补充加油。
报告称,“在不同的时间里,看到机组的两名成员分别独立地执行了飞机的外部
检查。早上的时候,许多目击者都看到了N90AG(失事飞机)机翼表面结有冰
霜。
而其他飞机都在早晨执行了除冰工作,并有严格的除冰相关报告。”
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名驾驶庞巴迪的机长那夜曾把飞机停在失事飞机的旁边,他
发现飞机上的冰霜大概有1 到2 毫米(0.04 至0.08 英寸)厚。那名机长在起飞
前除去
了结冰。
报告声称,在挑战者的引擎发动前,黑匣子(CVR)记录了以下对话:
机长:前缘有结冰,那儿,你们都看到了吗?
操纵飞行的驾驶员:啊?
机长:看不到?在机翼的前缘。
操纵飞行的驾驶员:我能感觉到它们吗?
机长:是啊,你全部检查完了吗?
操纵飞行的驾驶员:呀!
事故预防
- 23 -
事故调查员计算出飞机的起飞重量是47,836 磅(21,698 千克),此重量小于规
定
的48,200 磅(21,864 千克)起飞重量。而飞机的重心点(CG)则无法精确地计
算出
来。
“实际的乘客座位配置和行李位置都不能准确地确定……但是任何座位组合的
设置,飞机都应该在最初为起飞规定的正常重量和重心点限制范围内。”报告介
绍说
道。
原始规定的飞机尾部重心点为平均空气动力弦38%。在2000 年10 月对挑战者
号604 飞机事故的初步调查后指出,加速或爬升时的油料燃烧可能造成了尾部重
心点
超出了限制,加拿大交通部和美国FAA 在2001 年2 月公布了起飞重量在38,000
磅
(17,237 千克)以上的适航性指令要求飞机尾部重心点限制降到平均空气动力
弦
34.5%。
机组完成了“起动前”检查表,起动发动机,并得到了滑行进入跑道的许可。在
滑行时,机组又完成了“起飞前”检查表。
“当进行到检查表防冰这一项时,操纵飞行的驾驶员发动了,‘也许我们在起飞
后才需要这项’”报告这样说道。
机组把襟翼放到20 度以准备起飞,并计算出下列目标空速:V1(决断速度)为
137 海里/每秒;VR(抬前轮速度)为140 海里/每秒;以及V2(起飞安全速度)
为
147 海里/每秒。他们在12 点07 分得到起飞许可。
报告还说:“在起飞滑跑时,能听到前轮在跑道中心线上滑跑的声音。这使得机
长对操纵飞行的驾驶员说‘从中心线起飞’。而当仪器开始记录以及在100 海里
/每秒
和称为起飞速度(V1,VR,V2)时,机组交叉检查了空速指示。从黑匣子(CVR)
调出的速度和飞行数据记录器(FDR)记录的速度值非常相近。”
在抬起前轮两秒钟之后,飞机以显示的153 海里/每秒以及机头向上8 度的俯仰
姿态离开跑道,而在这之前起飞看起来似乎都是正常的。
“离地后没多久,飞机开始向左倾斜转弯,”报告继续道:“倾斜率急剧加速。
离
地后两秒钟,倾斜角达到了50 度。同时,飞机向左偏了10 度左右。”
尽管机组人员采取反方向副翼和方向舵控制到底的措施,但是左偏继续增加着。
“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逐渐使用更多使机头朝上的升降舵。”报告里说,“失
速
预警(失速警告)在飞机离地后3 点5 秒响起,而记录器(CVR 和FDR)则迟缓
了两秒。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2005 年第4 期(总第30 期)
- 24 -
飞机翻转撞到跑道附近的地面上。最后记录的飞机姿态(大约在飞机离地5.5 秒
后)
大致是左偏111 度,机头向下俯冲13 度。最终记录的方向大约是114 度。
报告介绍说,此次事故是不可幸免的。现场验证显示5 名乘客由于多处受伤当即
死亡。对飞行员进行的毒物检发现了苯海拉明。这种镇痛用的抗组胺药被用于非
处方
药的感冒药、过敏药及安眠药。
“对飞机残骸里搬出的行李检查发现,在属于机组人员的行李中有大量的药物,”
报告上写着:“在操纵飞行驾驶员的包里有大量的林—对乙酞氨基酚(Excedrin
P.M.—
—不含阿司匹林)。这种药每版含有500 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疼痛/发烧镇痛剂)
和38
毫克的苯海拉明柠檬酸。”
由负责验尸的病理学家和一名心理学家进行的调查表明,飞行员的判断力和决断
力很可能在非处方药、时差反应和疲劳的作用下减弱了。
病理学家指出苯海拉明药物会导致睡意、视力模糊和恶心,并且还会减弱短期记
忆和注意力。苯海拉明药物的效力在酒精的作用下增强了。
“为什么这些人都带着非处方药,这仍在推测中。”病理学家介绍道:“很可能
是
操纵飞行的驾驶员得了感冒或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并带了非处方药。而机长
可能
传染了类似的感冒,于是操纵飞行的驾驶员把他的药分给机长。这很可能就是为
什么
两个人都带了这种药来帮助入睡及防止时差反应。无法知道他们为什么带这种
药。以
我来看,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们带这药来帮助睡眠。”
病理学家还说,亚特兰大和伯明翰之间5 个小时的时差很可能影响了机组成员在
事故前一天晚上的休息质量。
“证据表明他们在23 点36 分以后上床休息的,然而他们在凌晨2 点之前很难入
睡。”心理学家介绍道:“尽管酒精(机组成员在事故前一晚喝的)可以帮助入
睡,但
也会扰乱后来的睡眠。(事故那天的)早上,全部影响很可能造成非常明显的疲
劳,
可以想象这可能就减弱了判断力或是理智。”
报告指出,在美国“通过柜台”出售的许多包括苯海拉明的非处方药包装印有忌
讳酒精的字样,但没有禁止驾驶或操作机械的警告。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世界民航安全信息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