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1.故障报告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舱内有异味出现。
2.处理
更换液力油箱增压组件,放掉渗流到右空调管道里的液力油,该气味消失(涉及飞
机:B一2938时问:1995年1 1月中旬)。
3.分析
①在地面给油箱加油时,加到“F”刻度,“B”“A”油箱油量均为100%(“A”为
4.8us明l, “B''为7.2 US gal), “RF”刻度均指88%。对“B''油箱而言,可加到
“O%,而表仍指100%,超过110%以上,P2板上读数值将闪现。
③在B737飞机中(一200除外),一直存在油箱串油问题,无论串油是从B—A,或
是A—B,只要油箱油量过多,剩余空间就愈少。此时,油箱增压45 psi以后,若飞机
周围温度较高,就会使油/气膨胀而压力超过65 psi。
⑧我们再看.看M’1'M29—00—32 P.1l l二的增压组件示意图,要使油液从油箱顺利
达到。:j州管道(见M‘FM36—00—14 P.45),它必须要克服“五道难关”:(1)油箱臼i力
释压活门坏死;(2)人工减压阀失效;(3)通风孔(、lents)堵死;(4)增压组件内的单
向活门失效;(5)同(3)一样,也就是说,只有当这五个地方的“关口”都失效,才
有上面的故障现象发生,表面上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就是
在右管道的引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管里(见。MTM36—00—14 P.45)放出大约50 rIll的液力
油。
④其实在B737飞机投入航线飞行的十多年间,由油力增压组件引出的故障是很多
的,举两个简单的例子:(1)1988年一架B737—300飞机上,由于增压组件上的“T”
型接头长期锈蚀而堵死,致使A油箱没有45 pSi的增压压力,飞机起飞收起落架时,
“A''系统压力低灯亮(1 300 psi)。该故障排除很长的时间才找到病根。(2)在1993年
8月的一架B737—300飞机停放在南方某一机场达八天之久,到飞行前检查时,发现轮
舱下面流出了许多的液力油,该油是从油箱增压组件上的通气孔管里流出的。这个现象
当时亦是不可思议。没有找到原因。
⑤我们再回到主题上,看一看MTM29—00—32 P.11上,关键点是两个单向活门,
一般的原则,单向活门是向一个方向打开。该系统的单向活门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系统
第一章飞机及系统 ·79·
中的单向活门长期承受高温气体(390。t?)腐蚀,兼之高温气体中含有许多尘埃物质而
附着在单向活门内部机构上,久而久之,单向活门的封严效果变坏。到最后彻底失效。
而油箱压力释压活门长期承受液力也跟单向活门一样被腐蚀,杂质附着而堵死。这几种
情况符同时发,£j,,那么标题中的故障现象也就会出现了。
4.建议
(1)在对油箱加油时,若是给已串了油的油箱加油时,可以加到100%(下位)
若是给被串油箱补加油时,最好不要加100%,加到88%(RF)以上就可以了。,
·80· B()EIN(;737飞机维修经验交流论文汇编
二十 风挡刮雨马达组件调试
及安装:fi-法
(A 7rA 30章)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罗思宏
1996年5月中,有一个风挡刮雨马达组件刚从库房领出装上B一2544飞机,便被安
装者认为雨刷停靠位在修理时没有调好而又拆下。马达组件随后即送往原修理单位——
(;AMt:C()电气车间进行检测,但经反复测试均未发现异常。进一步分析认为,唯·可能
的原因是在飞机上安装刮雨马达时,刮雨刷位置与马达组件没有配合好,造成刮雨刷停
靠在风挡玻璃中央。
在笔者的记忆中,确实也曾出现过由于马达组件在内场修理时调整不妥,致使装到
飞机上无法使用的情况。刮雨系统线路虽然不算复杂(见附图),但安装、调整方面往
往容易被人轻视。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该系统的工作情况及内场、外场的
凋整、安装方法,以免类似差错继续发生。
组成B737刮雨系统的主要部件有:跳开关、控制电门、电阻箱、刮雨刷、马达组
件等。电阻箱为马达提供高速/低速两种电路,马达组件用于带动刮雨刷循环扫刷风挡
上的扇形区域,控制电门由驾驶员操纵实施对系统的控制。控制电门有}fiG[{(高速)、
L0w(低速)、0FF(停止)和PARK(停靠)四个位置。PARK位是瞬间接通式,必须
越过()FF位再反时针拧到底才能达到,松手之后电门自动弹回到C)FF位。比较让人不
易分清的是PARK与()FF的区别。通过系统原理图我们知道,在OFF位,马达立即被
控制电门切断电源而停转,雨刷也因此而停摆,这·位置我们称之为停止位,但这·他
氍足随机的,f叮以f{{脱枉痢形扫剐Ⅸ的任意之处:Ifif在PARK位,控制电门并不切断,5
达的供电,马达的电源是通过内部的凸轮松开微动电门而切断的,此时马达和雨刷停在
所谓停靠位。
停靠位首先必须在内场调整好,使控制电门打到PARK位时,组件的输出轴在马达
凸轮控制下能够正确地停在某一确定的极限位置,以免雨刷影响驾驶员视线,这是保证
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在翻修手册中虽也给出了停靠位的调整方法,但由于手册中
的方法比较繁琐。不易为人所接受。笔者经长期实践,总结出一简便实用的方法,仅需
以下:三步即可完成:(1)将修好待调的马达组件接到一直流电源上,调节电压(一般
6V Dc左右)直至组件输出轴达到最慢的摆动速度;(2)观察输出轴的运行情况,当其
转到极限位的一瞬间,立即切断电源(向轴端看,对单数件号的组件,极限位选顺时针
到底,双数件号则选逆时针到底);(3)打开马达后盖,摆正凸轮位置,使其平面正对
于微动电门。调整完毕,从原理上分析,此时输出轴在机械上已处于最靠边的位置,我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波音737飞机维修经验汇编(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