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飞行资料 >

时间:2011-09-21 14:48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心对空中动态在全面、实时、准确掌握的同时,使地面设备的需要量大大减少,节约大量的
基础建设费,也减少了对地面设备维护的费用。
  ⑤新航行系统的自动化空中交通管理能力以新型的通信、导航和监视为基础,为飞机提
供最佳飞行剖面和灵活的流量控制,使飞行时间缩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安全性,减少
了飞机延误,提高了航班正点率。
11.1.4  中国民航实施CNS/ATM的情况
    中国民航总局已批准颁布了“中国民航新航行系统( CNS/ATM)实施政策”,主要包括
实施政策、主要措施和技术政策三部分。
    实施政策主要包括中国民航承诺在我国实施和运行CNS/ATM系统,并改造现有空管系
统,平稳过渡到全球协调发展的CNS/ATM系统,确定了6条总的指导原则和7条专业性指
导原则。
  采取的主要措施。采用全球一体化的空地和地地网络通信系统,提供基本低速数据到高
速数据以及话音的多功能能力;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逐步要求飞机在一定空域内
具备RNP能力;采用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利用空地数据和仿真雷达应用或作为备份;灵活有
效地利用空域、增强飞行安全和预测性,增大空中交通流量,减少航班延误。
    技术政策。确立了以卫星为基础的通信系统和确定了VHF数据链通信网络的技术政策;
确立了采用发展GNSS的技术政策,包括逐步发展WAAS广域增强系统和引入RNP概念;
确立了境内航路和越洋航路上ADS工程实施的技术政策;确立了自动化和系统集成研究方向
和制定新ATS程序。
    我国民航在1990年5月就成立了FANS小组,国家空管委对FANS也给予高度重视,多
次召开FANS研讨会。根据我国民用航空的建设规划,航行系统的逐步试验工程和实施按三
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1996~2000年)“九五”计划
    ·分阶段建立和逐步完善全国数据通信网络。
    ·利用现有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东北和西北航路进行ADS/GNSS试验工程。
    ·制定相关新航行系统的技术规范、标准、程序,加强人员培训,使系统软件逐步达到
新航行系统初始运行的条件。
    ·研究和论证在我国建立航空卫星移动系统的可行性和前期工程。
    ·开发和建立我国航路卫星导航初始监视监测系统。
    ·在中个型机场进行DGNSS非精密进近和着陆的试验工程。
    2)第二阶段(2001~2005年)
    ·建立ADS/GNSS航路。
    ·采用RNP/RNAV概念进行空管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318
    ·建立航空GES站和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建立我国航空电信网(ATN)。
    ·制定我国新航行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认证许可和审定制度。
    ·建立空域结构优化管理和计算机设计系统。
    ·建立全国流量管理及运行系统。
    3)第三阶段(2006~2010年)
    ·采用新航行系统的标准和规范,逐步更新通信、导航和监视设施。
    ·建立区域导航和所需导航性能、所需通信性能环境、应用星基设施和技术,逐步采用
新航行系统航路和空域运作。
  ·完善和健全新航行系统各子系统的建设和集成。
  ·逐步走上规划、建设、服务和用户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1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个全球性的位置和时间测定系统。当前GNSS有两大系统,
即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本节将重点介绍
GPS的原理、误差及应用,简要介绍GLONASS。
11.2.1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全称为定时和测距的导航卫星(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Navstar),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国际
上将这一仝球定位系统简称为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11月授权开始研制的海陆空三军共用的美国第二代卫星导
航系统,是继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机之后第三大航天工程。
    GPS定位系统的建立,给导航和定位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目前,GPS技术的应用已
进入多个领域,用于多种用途,有多种机型并出现了多种技术。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中领航学 下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