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航空安全 >

时间:2010-10-23 13:10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随发生事故征候的国家的法律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法律不要求,经营人也可要求向组织报告事故征候。
事故征候强制报告系统
7.2.2 在强制报告系统中,要求员工对某些类型的事故征候进行报告。这需要制定详细的规章,概述谁应报告
和报告哪些内容。航空运行中的可变因素非常多,很难制定一个应该报告的全面的项目或情况清单。例如,在只配
备一个液压系统的航空器上,液压系统失效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航空器上有三个或四个液压系统,情况可能
就不然了。一系列情况中的相对较小的问题可在不同的情况下导致危险状况。然而,规则应该是:“如果怀疑,就报
告”。
7.2.3 因为强制报告系统主要处理“硬件”,因而倾向于收集更多的关于技术故障的信息,而不是人的行为能力
方面的信息。为了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完善的强制报告系统的国家正在着手建立事故征候自愿报告系统,旨
在收集更多的有关事件的人的因素方面的信息。
事故征候自愿报告系统
7.2.4 附件13 建议各国建立事故征候自愿报告系统,以补充通过事故征候强制报告系统获得的信息。在这样的
系统中,报告者在没有任何法规或管理要求其这样做的情况下,递交一份自愿的事故征候报告。在自愿报告系统下,
管理机构可以对报告提供奖励。例如,对上报的非故意的违规可免于采取强制行动。上报的信息不应用于惩罚报告
者,即这种系统必须是无惩罚的,以鼓励报告此种信息。
保密报告系统
7.2.5 保密报告系统的目的是保护报告者的身份。这是保证自愿报告系统无惩罚性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不记
录事件的任何识别信息这种隐去识别标记的方法来达到保密性。一种此类系统将报告表的可识别报告人的信息部分
交还给报告人,并且不保存这些细节的记录。事故征候保密报告系统有助于公开揭示人为差错,而不必担心受到惩
罚或感到局促不安,并可使其他人从以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7 章 危险和事故征候报告 7-3
7.3 有效事故征候报告系统的原则
7.3.1 员工不大愿意将自己的错误报告给雇用他们的组织或管理他们的政府部门,这是可以理解的。由于经常
跟踪调查发生的事件,调查者们认识到许多人在事件发生前已经知道存在不安全状况。然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他们都没有报告所意识到的危险,或许因为:
a) 在同事面前感到难堪;
b) 自认犯罪,尤其是如果他们要对造成不安全状况负责;
c) 由于讲出去会遭到上司的报复;或
d) 管理当局的制裁 (如强制行动)。
7.3.2 采取7.3.3 至7.3.12 概述的原则有助于克服员工对安全报告的固有抵触情绪。
信 任
7.3.3 事故征候报告人必须相信,接收报告的组织 (不管是国家还是公司) 不会以任何方式利用报告的信息惩罚
他们。如果没有这种信任,员工将不愿报告他们的错误或他们所注意到的其他危险。
7.3.4 这种信任开始于报告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因此,员工参与报告系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组织中积极的
安全文化有助于形成事故征候报告系统成功运作所必需的这种信任。特别是,安全文化必须是容许出差错和正义的。
另外,事故征候报告系统必须让人感到在如何对待非故意差错或过失上是公平的。 (大部分人并不期望事故征候报告
系统使犯罪行为或故意违章行为也免于起诉或纪律惩罚。) 一些国家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正义文化”的范例。
无惩罚
7.3.5 无惩罚报告系统是以保密性为基础的。在员工自由报告事故征候之前,他们必须得到管理当局或最高管
理者的承诺,表明报告的信息不会用于惩罚他们。报告事故征候 (或不安全状况) 的员工必须确信,他所说的一切将
会被保密。在一些国家,“信息访问权”法使保证保密性越来越困难。如果这样,所报告的信息量将会下降到强制报
告要求的底线。
7.3.6 有时提到匿名报告系统,匿名报告不同于保密报告。大多数成功的报告系统具有某种回访能力,以便确
认细节,或对发生的事件作进一步了解。而匿名报告使得无法“回访”以确保了解报告者所提供的信息和保证信息
的完整性。还存在一种危险,那就是匿名报告可能被用于安全以外的目的。
广泛的报告来源
7.3.7 早期的事故征候自愿报告系统只是针对飞行机组的。飞行员能够观察到航空系统范围广泛的情况,所以
他们能很好地对系统的运行状况发表意见。然而,如果事故征候报告系统只着眼于飞行机组人员的看法,就会助长
一切问题都归咎于飞行员的差错这种想法。对安全管理采取全面系统的做法要求从运行的所有环节获得安全信息。
7-4 安全管理手册 (SMM)
7.3.8 在国家运行的事故征候报告系统中,从不同的角度收集有关同一事件的信息,可促进形成对事件的较全
面的印象。例如,由于维修车辆未经允许停留在跑道上,空中交通管制指示航空器“复飞”。毋庸置疑,飞行员、空
中交通管制员和车辆驾驶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一情况。如果只靠一个角度的看法,可能不会对事件有全面了
解。
独立性
7.3.9 国家运行的事故征候自愿报告系统最好由与负责执行航空规章的航空管理部门分开的一个组织来运行。
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自愿报告得益于由受委托的“第三方”管理系统。“第三方”收集、处理和分析事故征候报告,
并将结果反馈给航空管理局和航空界。强制报告系统就不可能利用“第三方”。然而,航空管理局最好做明确保证,
收集到的任何信息都仅用于安全目的。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把事故征候报告用做其安全管理体系一部分的航空公司
或任何其他航空营运人。
提交报告的便捷性
7.3.10 提交事故征候报告的任务对报告者来说应尽量方便。报告表应便于得到,以便任何人想提交报告都会非
常容易。报告表应简单,便于汇总,并给报告者留有足够的空间对事件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应鼓励报告者就如何改
善这种状况或阻止其再次发生提出建议。为了便于填写,分类信息,如运行类型、灯光条件、飞行计划类型和天气,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