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终保持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情景意识(标准操作程序);
. 保证飞行机组能够熟练掌握所飞机型的推荐的进近程序和技术;
. 使飞行员充分理解所在机型的近地警告系统(GPWS)和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 /地形意识警告系统( EGPWS/ TAWS)的性能和局限;并且, 表 1
. 保证飞行员熟练掌握规避地形的机动,即对 CFIT事件中 GPWS相关因素 GPWS或者 EGPWS/TAWS的警告应该作出的反应(图 3和图 4以及适用的 FCOM / QRH程( 大约 1996年 ) 序)。
因素 占事件 %
安装有 GPWS: 40 %
-机组反应迟缓;或,
-机组反应不当
安装有 GPWS: 30 %
-无警告
没有安装 GPWS 30 %
训练提要
统计数据转机型训练和复训应该强调在下降及进近阶段:
飞机操纵撞地( CFIT)事件大约占全部进近及着陆事.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如:标准喊话),加强故的 45%,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首要原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情景意识;
图 1表明 70%的 CFIT事件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如. 优化对自动系统和驾驶舱各种显示的使用。果:
下面推荐的 CFIT防范训练可以协助实现这些目标。
. 安装 GPWS;或, 这项训练可以结合空中客车工业公司或航空公司训练
. 对 GPWS警告立即作出正确反应。部门制订的标准转机型训练课程和 /或复训课程进行。
规避地形的机动 —拉起来
P1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
飞行运行支援
这项推荐的活动的内容包括:
. 课堂讲解或自评,借助下列材料:
.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 CFIT教育与培训辅助材料;
. 相关的进近及着陆要点及演示;
. 适用的 GPWS和 EGPWS/TAWS使用说明(FCOM和 QRH)。
.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关于 CFIT的录象节目,演示适用于传统机型和带保护功能的机型地形规避机动的技术。
. 在转机型训练和 /或复训中,可以结合模拟机训练课程进行的练习科目。
有三项专门的练习,详情见后。
. 其它材料,将指出含梯度下降的非精密进近中 CFIT的风险和使用恒定角度稳定剖面的优点。
关于恒定角度的非精密进近,详情可参见摘要 7.2
– 以恒定的角度实施非精密进近。
CFIT防范训练模拟机的必备条件
. 数据库中应该储存备选训练机场附近的地形。
地形数据库应该扩展到以机场参考点为中心半径 25至 30海里的区域。
模拟机视景系统应该能够显示地形特征。
掌握减少进近及着陆事故的方法
. 应该能够通过教员控制面板,在计划航径上飞机当前位置以前某个选定的点添加一座“电子山体”。
然而,在某个机场加入原本不存在的电子山体可能导致参训人忽略 (E)GPWS/TAWS的警告(以为是虚假警告),使训练产生负面影响。
山体坡度和高度应该适合具体机型在典型重量(如昀大着陆重量)时的性能,使之必需借助昀大性能才能避免撞地。
根据规避机动所能达到的爬升梯度,山体坡度可调节范围昀低不得少于 17 °。
. 为了防止训练的负面影响,模拟机必须真实地反映随速度减小到抖杆速度(或昀小速度,如适用)时的操纵性能。
模拟机练习所有 (E)GPWS/TAWS模式都应该示范。
目的是理解所飞机型 (E)GPWS/TAWS的各种参数和局限。
这些练习可以在固定模拟机( FBS)或全动模拟机(FFS)上进行。
以下训练方案可以在全动模拟机上进行,其目的是介绍 CFIT防范意识、示范和练习对 (E)GPWS/ TAWS警告的正确反应。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各航空公司的训练要求或运行环境加以修改。
规避地形的机动 —拉起来
P2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
飞行运行支援
VMC条件下的规避机动
目的:
示范:
. (E)GPWS/TAWS各种警告,对警告的反应必须迅速;
. 飞行员拉起来的技术(特别针对俯仰杆力,如可行,和俯仰姿态);和,
. 机组协作。
飞行前讲评:
讲解练习的目的,指出这是一项练习,不能代替真实的运行环境;针对特定机型讲解拉起来的技术(图 3或图 4以及适用的 FCOM和 QRH程序)。
初始条件:
建立起始进近形态和速度,重量等于或接近昀大着陆重量,以小坡度下降或在平飞中。
程序:
在飞机前方加入“电子山体”,在规避机动的过程中与飞行员进行交谈,要求作出迅速积极的反应。
保证适时的机组协作,由 PNF通报无线电高度及其变化趋势(如:“ 300英尺降低”)。
以昀大性能继续完成规避机动直至超越山体(图 2)。
机动持续时间应该充分,以展示飞行员保持昀大爬升性能的实际能力。
根据需要重复这项练习,直到熟练程度达到要求。
飞行后讲评:
视情况对练习进行讲评。
掌握减少进近及着陆事故的方法
IMC条件下的(E)GPWS/TAWS警告
目的:
明确和强化在 IMC条件下对 (E)GPWS/TAWS警告的正确反应,包括飞行员的操作技术和机组协作。
飞行前讲评:
尽管受训人事先知道要进行的练习,仍然需要讲明练习的目的在于模拟因丧失情景意识的种种情况而无意中下降到低于昀低安全高度的情形(如:因水平导航有差错、高度选择不正确、非精密进近程序不正确或其它因素)。
初始条件:
建立下述任意一类条件:
. 起始进近形态和速度,重量等于或接近昀大着陆重量,以小坡度下降或在平飞中(与第一个练习的情况相同)。
或者
. 着陆形态,速度为 V进近,重量等于或接近昀大着陆重量,在典型的 3度下滑道上。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在飞行操纵方面掌握减少进近及着陆事故的方法(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