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威廉·波音、克莱尔·艾吉维特以及一大批波音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这样一批“有翅膀的人”。他们给 247装上了翅膀,更给波音公司装上了翅膀。波音公司此刻如鲲鹏展翅,翱翔在美利坚的蓝天之上..
1995年 10月,第六届北京中国国际航空展览会在北京举办,这是两年一度的盛事。图为中国民航总局局长陈光毅(左三)等人与波音中国公司总裁(右二)等人在会上握手言欢。
第四章激流勇遏波音潇洒别公司
波音先生招兵买马,树起了“联合航空运输公司”的大旗。大旗猎猎舞春风,舞成了一棵摇钱树。却不料一件轰动全美的“空邮丑闻”轰碎了“波音飞机王国”的美梦。波音公司被“布拉克法案”一拳打在了鼻梁骨上。威廉·波音先生从此潇洒地脱离了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
所有波音飞机型号上备组成部分的价值在价目表上的价格中所占的百分比:
73786.4%
74791.6%
75785.6%
76789%
77780.4%
威廉·波音先生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亲手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并把它带进了辉煌的发展时期。在此基础上,他又与其它有实力的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庞大的联合公司,堪称为一个“飞机帝国”,使他的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前后一共 18年。
18年的风风雨雨,18年的酸甜苦辣;18年的呕心沥血,18年的荣辱与共;18年的长空搏击,18年的电闪雷鸣..
出人意料的是,18年之后,正在他事业的鼎盛时期,作为这个飞机帝国的“一国之君”的波音先生,却毅然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并且割断了与公司的一切联系。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话题还要从波音与他人联手创建的“联合航空及运输企业公司”说起。
1928年,正是波音公司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波音航空已经占有了全美邮件及旅客的 30%的市场,可以堪称为一方航空霸主了。这时威廉·波音先生的一位密友,P&W公司的董事氏弗烈德·云切勒先生已经看到了波音公司更远大的前景,他推心置腹地与波音商议说,将波音航空、波音空运和他自己的以制造威斯普引擎为主的 P&w公司合并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团,以应付航空界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个大胆的建议与波音的想法一拍即合,波音当即表示同意。
一个庞大的合并行动开始了。波音公司首先吸收了为海军制造飞机的勒斯·凡特公司。云切勒先生的 P&w公司也买进了汉米尔顿和标准钢铁公司,这两家公司均是生产飞机推进器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波音航空、波音空运与 P&w公司再合并在一起,树起了“联合航空及运输企业公司”的大旗大旗之下再继续招兵买马,买下了制造水陆两用飞机的西柯斯基公司,同时将魏启塔的斯提尔曼和诺斯若普两家飞机公司纳入了势力范围。这样,“联合航空及运输企业公司”就成了一个集飞机制造、航空邮运、航空客运等等于一体的一个托拉斯性质的航空工业界的巨人。
联合航空运输企业公司的掌门人是弗烈德·云切勒,他出任董事长。因为该公司也算是他一手策划出来的。
斐尔·强森出任副董事长并兼任波音公司的董事长。他是波音先生的得力助手之一。
勒斯·凡特先生出任副董事长。
威廉·波音先生本人则一如既往,还是充当董事会主席这个幕后角色。他喜欢在幕后摇羽毛扇,而不太乐意在第一线指手划脚。他的人生哲学及领导风格都表明了他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人。
联合航空及运输企业公司的大旗一竖,便迎风招展,展出了无限风光。因为公司大而全,五脏六腑肝胆俱在,万事不求人,生产规模便猛然增大。特别是强大的财力及人力资源,保证了公司设计生产各类飞机的需要,新款式的飞机便不断出现。大旗猎猎迎风舞,终于舞成了一棵摇钱树。公司营运的第一年,便已获利 830万美元,流动资产总值超过 270万美元。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从 10月 24日那个令人头昏眼黑的“黑色星期四”之后,股票狂跌,并扩大成全面的经济危机,一些中小公司纷纷分崩离析,折戟沉沙,从此烟消云散,而联合航空公司依然独树一帜,挽狂澜于既倒,并且财源依旧滚滚而来..
然而,好景不常。随后不久,一件轰动全美的“空邮丑闻”轰塌了联合航空及运输公司,也轰毁了威廉·波音先生的“波音飞机王国”的美梦。
“空邮丑闻”的经过是这样的。
1930年,胡佛总统提名俄亥俄州的律师瓦特·福格·布朗先生担任邮政总监。上任伊始,布朗总监大人便提出了一个法案,此法案由两位共和党议员麦克纳瑞和瓦特士提交国会通过,故称作“麦克纳瑞、瓦特士法案”。
布朗先生在对航空业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航空运输制度一塌糊涂,航空业没有在客运上大力发展,仅仅是靠空邮维持各航空公司的生存。44家航空公司在天空上进行着一场无规则、无秩序的混战。他决定以法案的形式对航空业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整顿。
法案首先降低航空邮资,并且进而对经营者设置了许多限制。例如法案规定,任何公司没有飞机能够在夜间航行 250英里以上的,就不能取得邮政当局的合约。这就无异于宣判了那些没有夜航能力的小公司的死刑。像波音一类的大公司倒因此而侥幸地获得了空邮航线的经营权。
但法案中有条款加大了邮政总监的权力。即总监认为某条航线要扩大就可以扩大,某条航线要减少就可以减少,各个航空公司只能俯首听命。邮政总监一旦掌握了各条航线的生杀大权,各个航空公司除了仰其鼻息便无可奈何了。
该法案一经总统签字便成为铁的法律。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迫使各个航空公司就范,布朗总监在华盛顿召集各航空公司的头头们开会。布朗先生实际上摆的是“鸿门宴”。
布朗的主要决策是在全美建立三条互相竞争的大陆空运航线。其中北部航线仍由原来的联合航空公司经营,另外还有中部航线和南部航线则由余下的公司兼并之后再决定由谁经营。而实际上布朗心中早已打好了算盘,他要等那些公司火并之后再抛绣球。
斐尔·强森代表联合航空公司出席了会议。布朗对强森软硬兼施,又打又拉,希望强森代表的联合航空公司能首先接受他的新空运系统计划。而强森稳坐钓鱼台,他不会在“鸿门宴”上去做替别人舞剑的项庄。一些中小公司则是吵吵闹闹,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会议开得一直没有结果。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波音帝国风云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