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航空制造 >

时间:2011-04-25 08:28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在第一次试验之后,18个月之内,又总共进行了 50次试验。最后 4次用飞弹瞄准 4架遥控飞机,每次都准确地击中了目标。
在新墨西哥州进行了空军地对空飞弹的最后一次试验。试验是成功的,但随后这种飞弹就被五角大楼封杀了。国防部对三军各自试制飞弹不以为然,因此规定射程在 35英里之内的飞弹列为陆军装备。这就等于宣判了空军飞弹的死刑。
纳尔逊反复强调,空军的飞弹优越于陆军的“胜利女神”飞弹。但这无法改变陆军的偏爱,也无法拯救空军被封杀的飞弹。
纳尔逊和他的工作小组并不甘心,他们决心研制出一种具有更远射程的飞弹。
功夫不负苦心人。纳尔逊和他的工作小组不久就研制出了波音的第二种飞弹,取名为波马克。这其间,密西根州立大学的航空研究中心也参与了其事,为波马克的诞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波马克的诞生之路荆棘丛生。它的电路图远比原来的地对空飞弹复杂得多。原来的飞弹实际上是一架无人驾驶的喷气引擎飞机,它只是升空反击敌方的飞机,而波马克不仅要追击拦截敌方的飞机,还要对付敌方的飞弹。
波马克使用固体或是液体燃料推动发射,然后在空中自动转换成两台压缩涡轮喷射引擎作动力,以二倍的音速飞行。可以说,波马克是火箭和无人驾驶飞机的混血儿。
遗憾的是,波马克的第一次发射就栽了跟斗。1954年 8月 1日,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尔角发射第一枚波马克,升空不久,一团耀眼的火光就报告了它的不幸,在随后的一声巨响中波马克被炸成灰烬。
纳尔逊亲眼目睹了波马克的失败。对他来说,以及对波音来说,这是很不愉快的一天。纳尔逊因此被革了职,他被责令离开工作小组,而下放到生产制造车间。
但纳尔逊不是一位一击就垮的人。波马克的爆炸并没有摧毁他的精神,相反倒激起了他更强烈的信念。来到生产车间之后,纳尔逊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波马克。设计桌上的眼光与生产线上的眼光毕竟是不同的。设计工程师们在四、五楼工作,生产工人在一、二楼工作。四、五楼的人只是会扔下一些图纸,然后说:“你们照葫芦画瓢吧!”
但生产线上的工人照他们的葫芦却画不出瓢来。“这帮纸上谈兵的笨蛋们,怎么总干蠢事呀!”工人们从没有停止过抱怨。
这时的生产线上的工人,大多数是钣金工、打钉工或车、钳、刨、铣等工种出身的,他们缺乏设计技术,而技术人员又不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这就难免出现对不上号的情况。纳尔逊大刀阔斧地重整队伍,他雇了 40位工程师摆放在生产第一线,设计与生产混合成一体,情况就出现了崭新的变化。
纳尔逊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制造波马克就像制造一个机器人一样,设计人员告诉它应该做些什么事,输入到机器人的电脑中;而制造人员告诉它如何做这些事,体现在机器人的机械连动上;二者结合起来,就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最后,波马克连葫芦带瓢都制作出来了。
波马克大约一共生产了 600枚。它被分别安装在美国的 12个基地上,另外有两个基地在加拿大。50年代,美国的东部、北部地区,加拿大及新英格兰的部分地区,共计约 50万平方英里的面积,其空中防卫任务全部由波马克承担。波马克成了冷战时期美国忠实的空中卫士。
70年代初期,一种更先进的飞弹问世了。所有的波马克和所有的基地结束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让位于新的空中卫士——“义勇兵”飞弹!
早在 1958年,空军方面提出地对空无人驾驶飞机(即飞弹)的计划时,波音公司就指派梯·威尔逊负责“义勇兵”飞弹发展计划。
威尔逊对自己所要干的工作毫不了解,他根本分不清弹导飞弹和非弹导飞弹有什么区别。但他自己就是一位出色的“义勇兵”,公司要让他打到哪里,他会毫无疑问地击中目标。在负责 B—52的发展过程中,威尔逊已经充分体现了他捕捉目标、击中目标的无与伦比的才华和毅力。这种能力后来使他升到了波音总管的位置上。
除了威尔逊之外,还有威尔斯、克莱德、斯托纳、斯德曼等一批波音重量级人物参加了“义勇兵”计划。他们一起演唱了一首声震蓝天的“义勇兵”进行曲。
“义勇兵”计划非同一般。如果说飞弹发展计划是一次三级跳远的话,那么第一跳是地对空飞弹,第二跳是波马克,第三跳就是“义勇兵”。“义勇兵”应该跳得最高、最远、最漂亮。
空军提出“飞弹计划”之后,曾经有 10多家公司出来竞标,波音击败了所有竞标对手,一举夺得了这项洲际弹导飞弹研制计划。威尔逊心里很清楚,如今是“义勇兵”过河,有进无退了。
这时,波音的管理已经几乎是半军事化的,而威尔逊对部属的严格要求,则令一些人望而生畏。工程师尼布耳是尝试过威尔逊的“厉害”的人之一。
尼布耳上班第一天向威尔逊报告一件事、威尔逊就毫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别有事没事、大事小事都来向我报告,我没那么多闲功夫,你只管干好你手头的活就行了。有事我会找你的。”
尼布耳挨了一顿骂,悻悻地退下去了。
过了些日子,有两位空军将军来波音参加每月的例行工作会议,听取“义勇兵”的研制情况。会后,威尔逊请他们共进午餐,并请工程师赫斯特和尼布耳作陪。
众人在波音的餐厅坐定。服务小姐走过来问:“先生,要不要来杯鸡尾酒?”
威尔逊默不吭声。
“给我一杯马爹利吧。”一位将军说。
“我要一杯伏特加加冰块。”另一位将军说。
赫斯特知道威尔逊的工作作风,他中午是不允许工作人员喝酒的。赫斯特从威尔逊那里学到了许多好作风,他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同样是毫不留情的。他对将军们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中午不喝酒。”转头又朝尼布耳眨了眨眼睛,说:“跟我一起工作的人也都不喝酒。”
那眼神分明是不让尼布耳喝酒的,哪知初来乍到的尼布耳不懂章法,闻到将军们杯子里的酒香就嘴馋,他转身对服务小姐说:“我也来一杯伏特加加冰块。”
众人默默地吃完这餐饭。在离开餐厅回办公室的路上,威尔逊拉住了尼布耳,轻轻地又冷冷地冲他骂了一顿:“你真他妈的不是个玩意儿!一点儿规矩也不懂!好酒贪杯,你会坏事的。..”
尼布耳被骂得脸红耳赤,他真没想到威尔逊是如此地叫真。一杯酒尚且如此,如果工作中出了纰漏,那不更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了。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波音帝国风云录(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