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航空制造 >

时间:2011-04-25 08:28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对于航空工业界来说,并没有什么永远的常胜将军。波音也并非是常胜将军,它只是胜仗打得多一些,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它的对手败仗打得多一些。
C—5A就是波音的一个失败的记录。它败在对手洛克希德的手里了。
C—5A是一个巨无霸型军用运输机计划。波音对其早有用心,但结果却失之交臂。
自 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空军的重型运输机是洛克希德的 C—130大力士型。这是一种四台引擎的飞机,在当年的运输机方面,它是无可匹敌的。但军方后来觉得它这位大力士的力气还不够大,而且速度也不尽如人意。
洛克希德改进了 C—130,新的型号为 C—141举星号,它是一种喷气式飞机,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载重量仍然显得不够,运输能力还比不上波音的 KC—135。军方是很中意 C—141举星号的,若不是发现自己一部分保养设备与 C—141不配套,他们就选定 C—141了。
1964年,军方在几家大公司中招标,让它们各自提出巨无霸型运输机的计划,不仅比价钱,更要比技术品质。这几家大公司是:波音、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
一共制造 150架重型运输机,各家的报价分别是:
洛克希德 19亿美元。
道格拉斯 20亿美元。
波音 23亿美元。
波音要价最高。在很多情况下,波音飞机的报价都比别家高,但它却往往能中标,往往能得到客户的青睐。很明显,这是因为波音的技术品质常常略胜一筹。
波音制造了一架原大的 C—5A模型机在陆军的某地展示,并配制了一段电影片。
影片中显示,当机腹舱门打开之后,从里面开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还有吉普车、大炮和一辆坦克。这种运输吞吐量使观众大开眼界。它将使部队具有极大的机动性,而这是现代战争所竭力追求的。
不过,波音 C—5A影片制作人又别出心裁摄制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镜头。当机腹舱门再次打开时,在嘹亮的骑兵冲锋号中,里面冲出了一队身穿19世纪军服,脚跨战马,手挥长剑的骑兵..
C—5A 工作小组的人用意很清楚,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使军方知道波音能够制造出海、陆、空所需要的任何类型的飞机。
梯·威尔逊却不喜欢玩这种噱头。他觉得展示自己的计划应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样搞得花花俏俏的会引起军方的反感。他提出将片子调给比尔·阿伦看看,看他是否同意让 C—5A计划作这种别心出裁的展示。
比尔·阿伦并没有反对 C—5A 工作人员的一片苦心,他点头同意了。
但是,最后结果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波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军方没有看中波音的 C—5A。
洛克希德赢得了军方的合约。
波音打了一次败仗。
失败是成功之母。
波音是善于创造奇迹、创造神话的。尽管 C—5A计划已经胎死腹中,但波音却神话般地从这个死胎中孕育出了另一个宁馨儿,这就是波音 747。
波音 747明显地是胎生于 C—5A。它们在形体上、大小上都极为相似。甚至在功用上将 747稍作改造,它就可以成为一架重型运输机。至于两种飞机的机鼻,更是像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C—5A在 747上复活了!
当然,为波音 747催生的,还有诸多的因素,诸多的条件。它决不是一
种简单的借尸还魂。747也决不是 C—5A的影子。波音 747是另一种凤凰涅槃。传说古代天方国有一种神鸟叫“菲尼克司”(PhOenix),满 500岁后,
收集一些香木燃火自焚,再从死灰中新生。波音 747就是神鸟“菲尼克司”。波音 747这只“菲尼克司”的诞生确实经历了千辛万苦。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747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为波音 747催生的,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波音自己永无止境的求新、求大的愿望,波音永远不会停滞在昨天已取得的成就上,他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下一个,还是下一个。
在 707、727、737之后,波音希望制造一架飞得更远、载容量更大的飞机。
这个时候,同行们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道格拉斯就宣称,他们将制造更大的 DC—8超级 60系列,首先推出 DC 861型机。该机可载 259人,航程达 4000英里。
航空公司也是巨无霸飞机的催生力量。同样一架飞机,同样一段航程,如果能载更多的旅客、卖出更多的票价,那当然是航空公司求之不得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比波音的愿望更为急迫。
第一家首航波音 747飞机的泛美航空公司也是第一家向波音提出订货要求的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的掌门人裘安·崔伯曾经首先向波音提出需要订购有 400个座位的喷气机。
有关材料送到比尔·阿伦那儿,阿伦几乎不敢相信泛美居然会提出如此大胆如此大开胃口的订单计划,他急不可耐地打电话给崔伯:“崔伯先生,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你真的要那么大的飞机?”
“比尔,一点儿没错,我是真的要。”崔伯语调平静地回答说。他对大
型客机企盼已久。“400个座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泛美就是要从来没有过的飞机..”“那好,我答应你!”阿伦畅快地放下了电话。泛美的要求,正中阿伦的下怀,他早就想制造一架别人没有波音以前也
没有的更大更新的飞机,他甚至还没有跟董事会商量一下,就准备独自拍板了。这样的订单,董事会是不会不同意的。
波音接受了这个令人兴奋且富有刺激的挑战。阿伦更是转动三寸不烂之舌,在公司上下鼓动 747计划。他找到副董事长马尔·史达培(Malcolmstamper),对他说,“老弟,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史达培其实早已心知肚明,他明知故问。“造一架更大的,不,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阿伦激动地说。史达培含蓄地笑了笑,说:“那真是波音的荣幸!”阿伦马上接过话头:“我想,老弟,这也该是属于你的荣幸,你应该勇
敢地接受这份荣幸..”“这是什么意思?”史达培瞪大了眼睛。“我想,由你来负责 747计划..”阿伦点明了话题。“不,不,阿伦先生,我不行!我不行!”史达培连连摇头,然后狡黠
地一笑,“我只做过橡皮筋飞机,那么大的飞机..不行,我不行。”
“史达培,”阿伦脸上严肃起来,语调庄重地说,“你没有勇气迎接挑战..”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波音帝国风云录(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