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航空制造 >

时间:2011-04-25 08:28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噢,阿伦先生,这,这..”史达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他知道,阿伦从来就很讨厌那种没有勇气的懦夫。
“你干还是不干?我只要你一句话。”阿伦干脆利落地发问。
“既然这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史达培知道这份“荣幸”的份量,他也知道“荣幸”加身是推脱不掉的。
“这就对了!老弟,”阿伦转换了一种语调说:“不过我要提醒你,你不但要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在此之前,你还必须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厂房..”
史达培立即坦率地说:“阿伦先生,这将需要一大笔经费,波音的财力能支持这个计划吗?”“波音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完成这个计划。财力上你放心,我会全力支持你的!”史达培于是“荣幸”地接下了这个决不轻松的担子。比尔·阿伦对 747计划一往情深,宠爱有加。今生今世。除了 747,他不会再对任何东西感兴趣。他对 747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为了 747的计划,阿伦亲自飞往纽约,与泛美的崔伯当面谈判。他知道,只要赢得了泛美,一切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
崔伯是生意场上的老手。作为一家航空公司的大老板,他与阿伦共进晚餐,都是各付各的账的。他已向波音报出了 747的价格,如若要他从价格上退步,那真比登天还难。崔伯死死咬住每架 747订价 2200万美元就再也不让步了,这时再要拔他一根毛都很困难。
阿伦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历数 747的方方面面的预算,以求攻克崔伯的价格底线。但任凭阿伦说得地动山摇,崔伯还是稳如泰山一动不动。
泛美航空公司对 747的要求当时确实是冠盖天下的。他们要求 747有 400个座位,有 5000英里航程,巡航高度 35000英尺,能够在 8000英尺以内的跑道上起落,而且,还提出了一个特别条款,即 747必须可以从机鼻上进货。
这条特别要求是崔伯坚持加上去的。显然,他给 747留了一条后路。在他看来,超音速飞机将来一定会雄霸蓝天,747也许会被淘汰的,那时就可以改做从机鼻进货的运输机了。波音的一些设计工程师当时也有这种考虑,所以从机鼻进货没有成为双方谈判的一个障碍。
阿伦费尽口舌唯一想突破的就是订价,但他后来发现这几乎是对牛弹琴。崔伯在订价上的态度和口气就像花岗岩一样强硬。
阿伦几乎被崔伯的强硬态度气得七窍生烟,最后实在谈不下去了,一气之下,他乘飞机返回了西雅图。
崔伯是久经沙场的,看到阿伦这种态度,他又向洛克希德通眉眼,建议他们制造 C—5A民用客机。而洛克希德正在军方 C—5A合约的兴头上,无暇它顾,明确拒绝了崔伯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波音和泛美还是走到一起来了,它们最终签下了 5.5亿美元的合约。这是一笔空前的大买卖,泛美一口气订购了 25架波音 747。
不过,崔伯又在合约中提出,在泛美的 25架飞机没有交清之前,波音不得把 747卖给任何一家航空公司。显然,泛美希望首先在航空市场上独家使用波音 747,而且尽快地将飞机投入航线上营运。一架 747的载客量是 707的三倍,它的票价因此会下降,这样可以吸引国际旅游市场上的游客,泛美期待着能尽快地从游客身上赚回它的投资来。
泛美毕竟是一家颇有影响的大公司,它是波音 747市场的一个制高点,拿下了这个制高点,其它“小山头”也就所向披靡。就在泛美签定订单之后,许多航空公司也闻风跟进,其中还有一些道格拉斯的忠实客户。
就这样,波音 747尚未问世,就已经先声夺人了。
令史达培挠头的“荣幸”开始了。
他必须在工程师们的图纸设计完成之前将未来 747的“产房”先盖好。
头一个让他头痛的难题就是买地。
为了“巨无霸”的 747的诞生,必须要盖一间“巨无霸”的“产房”,这间“产房”需要 2000亩土地。世事变迁,今非昔比,波音再也碰不到当年用一块钱买一块地皮的好运气了。如今不但地价暴涨,有的卖主还趁机狠狠地敲你一下。在他们眼里,波音已经是一棵根深叶茂的摇钱树,不狠狠摇它大把大把的美元下来,那是不会放手的。
有一对老夫妇,占有 2000亩土地中的 5亩地,不过是区区 5亩,却让波音人大伤脑筋。论市价是每亩 4700美元,他们却抬到了 5000美元,说这块地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命根子,波音要把“命根子”刨去,那就要出得起大价钱。左磨右缠,波音实在拖不起时间,只好同意了。哪知那两口子“命根子”并不在这 5亩地上,要签字的时候,那位太太又不见了踪影,连丈夫都不知道她上哪儿去了。这块“命根子”是属于两个人的,一人不签字,另一人签也没用。于是波音打着灯笼满世界帮着先生找那位太太,费尽了周折,才买妥了那 5亩地。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其买 2000亩地的麻烦程度,决不亚于中国的城市拆迁征地。
西雅图的冬季是寒冷的。风暴、雪暴,一场接着一场,铺天盖地,日月无光。随后又是绵绵无尽期的细雨,老天像漏了似的,渐浙沥沥地滴个没日没夜,没完没了。
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盖一间世界上最大的厂房,那确实谈何容易。美国人曾经以英勇无畏的拓荒精神开发了西部地区,其中特别艰苦的就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修筑铁路。如今位于美国最西部的西雅图的波音人,要在风雨交加之中修筑一条通往蓝天之路。
季节无法选择,时间不能等待,工程必须立即上马。工程主管巴勒·拉默找到史达培,提出了一系列困难,史达培则明确地说:“困难你别说了,需要什么条件我帮你解决。”
“你再给我一些工人。”
“马上派给你!”
“清理地基需要推土机、运输车..”
“我会给你配最新式的机械,说吧,巴勒,还要求什么!”
史达培是一个痛痛快快的人,他答应了巴勒提出的所有条件,而他对巴勒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按时完成施工任务。最后史达培问道:“怎么样,万事俱备了吧!”
“不,”巴勒突然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要求,“其实我最最需要的是一个月的艳阳天..”
“这个要求你去向老天爷提吧,跟我说没用。”史达培摇了摇头,耸一
下臂膀,又摊开了双手。“您现在就是我的老天爷了,没有好天气,工期推迟行不行?”巴勒苦笑了一下。“不行!”史达培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转而他又放松了语调说,“不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波音帝国风云录(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