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飞行资料 >

时间:2010-09-06 21:07来源:DOF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要课目。因此,应认真研究编队飞行的规律,熟知长、僚机双方的情况,加强协
同演练。飞行中,长、僚机要密切配合,努力提高编队训练的质量。
第1 节 编队飞行的基本知识
一、编队队形
(一)编队飞行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如图4-1)
图4-l 编队飞行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
间隔——在飞机横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
距离——在飞机纵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
高度差——在飞机立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低于长机的高度差叫低下
量,高于长机的高度差叫高出量。
初教6 型飞机飞行地面预习教科书
100
编队高度差和飞行高度差不同。飞行高度差是指各飞机实际飞行高度之差。
在平飞时,编队高度差等于飞行高度差。但在其它飞行状态时,编队高度差与飞
行高度差则不同。
(二)队形的种类
1.编队队形按飞机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可分为基本队形、密集队形、
疏开队形和疏散队形。
2.编队队形按其形态可分为楔队、梯队、纵队和横队等(如图4-2)。
图4-2 编队队形
二、间隔、距离和高度差的判断方法。
判断间隔、距离、高度差时,首先应根据水平观测角和长机缩影的大小、长
机投影在座舱盖上的位置、以及长机与天地线的关系位置,进行概略判断;当间
隔、距离、高度差基本正确时,再根据观察长机各部件的相对关系位置和清晰程
度、机翼上下表面能见部分的多少、以及长机与天地线的关系位置,进行精确判
断。
(一)间隔、距离的判断方法
初教6 型飞机飞行地面预习教科书
101
1.根据观察长机各部件的相对关系位置(通称为标志线),和水平观测角的
大小,判断间隔、距离。
飞机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50 米时,僚机的视线通过长机副翼里端与发
动机包皮前端成一直线,视线再通过长机的水平尾翼翼尖的前缘看机身上的军徽
时,军徽五角星后端与水平尾翼翼尖相接;观察长机时的水平观测角约为33°。
间隔、距离为30×50 米、50×70 米、50×30 米、30×20 米时的队形基准如图
4-3。
图4-3 队形基准
初教6 型飞机飞行地面预习教科书
102
当间隔、距离改变时,长机各部件的相对关系位置和水平观测角均会发生变
化,距离改变时变化更为明显。
如距离增大或间隔缩小,僚机看长机发动机包皮前端时,视线要向长机翼根
方向移动;长机的水平尾翼翼尖前缘将部分或全部遮住军徽;观察长机时的水平
观测角变小。
如间隔增大或距离缩小,僚机看长机发动机包皮前端时,视线要向长机翼尖
方向移动;长机的水平尾翼翼尖前缘与机身上的军徽之间的距离要变大;观察长
机时的水平观测角变大。
2.根据长机的缩影大小和各部件的清晰程度判断间隔、距离。
当间隔、距离增大时,长机的缩影变小;长机的座舱盖、发动机包皮、机翼、
天线、军徽等部件的清晰程度降低。间隔、距离缩小时,则相反。
3.根据长机投影在座舱盖上的位置判断间隔、距离。
如距离增大或间隔缩小,长机投影在座舱盖上的位置均前移;如距离缩小或
间隔增大,则相反。
(二)高度差(低下量和高出量)的判断方法
高度差是根据观察长机机翼上、下表面的能见部分的多少,长机投影在座舱
盖上的位置,长机靠僚机一侧的机翼投影到长机机头的关系,以及长机与天地线
的关系位置等进行判断。
当僚机的低下量为0.5—1 米时(间隔、距离为30×50 米),可看到长机靠近
僚机一侧机翼下表面的一部分(平飞时,长机腹部应稍离开天地线)。如低下量增
大,长机机翼下表面的能见部分变多,长机投影在座舱盖上的位置上移(平飞时,
长机腹部离开天地线的距离也增大);如低下量减小,则相反。
编队飞行中,僚机必须同时判断间隔、距离和高度差,并注意长机与自己飞
机的相对运动情况(队形稳定时,看起来长机是不动的),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间隔、
距离和高度差的变化,准确地修正偏差,保持好在编队中的位置。
三、编队飞行常用的信号
信 号 意 义 信 号
开车 一手高举在空中划圈
询问僚机起飞准备情况 向僚机举手
僚机起飞准备完毕 向长机举手
注意(预令) 轻微摇摆机翼数次
转弯(盘旋) 向转弯方向压一次坡度
变换梯队 向变换梯队方向压两次坡度
缩小间隔、距离 较大地摇摆机翼
增大间隔、距离 左右蹬舵摇摆机尾
解散 作一次俯仰动作
[注] 除常用信号外,编队飞行的其它信号,由各单位研究确定。
初教6 型飞机飞行地面预习教科书
103
第2 节 双机(三机)基本队形编队飞行
双机基本队形编队的间隔、距离为30×50 米(三机为50×30 米),有关数据
如表4-1。
表4-1
长 机 僚 机
编队动作 速 度
(公里/小时)
进气压力
(毫米汞柱)
坡度
高出量
(米)
低下量
(米)
上 升 160 600—650 0.5—1
平 飞 190 450—500 0.5—1
下 滑 190 300—350 0.5—l
上升转弯 160 600—650 15—20°
处于内侧时
3—5
处于外测时
3—5
平飞转弯 190 450—500 20—30°
处于内侧时
3—5
处于外侧时
3—5
下滑转弯 190 300—350 20—30°
处于内侧时
3—5
处于外侧时
3—5
变换梯队 190 450—500
水平高度差低于长机
10—15 米
[注]编队转弯时,不要求长、僚机在同一斜面上,但长、僚机应互相看得
见。因此僚机所取的高出量或低下量应根据转弯坡度不同而相应增减。坡度大,
高出量或低下量相应增大,反之,相应减小。
高原编队飞行,长机的速度和进气压力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校统一规定。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初教6飞行员手册(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