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6-12 21:01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每天早上和傍晚检查一次,取下捕获的鸟类,并记录捕获的地点和大致时间。可
用于分析不同鸟源地、不同时段的鸟类对飞行区的影响。
4、防鸟反应
根据微机“鸟情信息系统”预测,结合具体鸟情观测,布置驱鸟工作。在
飞行区重点鸟防时段(如鸟类迁徙高峰期),要加强巡视工作,及时取下防鸟网
上的鸟类,确保设防效果;固定煤气炮结合驱鸟车,加强对飞行区鸟类的驱赶。
飞行区外,应抓住航班间隙,对可能构成威胁的鸟类采用驱鸟车、驱鸟枪等措
施进行驱赶。条件成熟的机场,在飞行区设鸟情电子监控系统,直接与网炮防
御系统连接。
(二)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调查及防治
1、黑光灯和糖浆诱蛾
(1)黑光灯诱蛾监测
充分发挥飞行区黑光灯的作用。从晚上6:00 到早上8:00 必须保证黑光灯
的正常工作。每周检查两次黑光灯(间隔3 天),取出其中的昆虫作鉴定和计数
用。南北两端分成两组,分别计数。每周需更换黑光灯中的药剂一次。
(2)糖浆诱蛾监测
5
在飞行区南北两端各布设50 个糖醋钵,西侧沿着界河布设100 个糖醋钵;
以5 个编为一组,集中安放,组与组间距离在100~150 米左右;钵体须用支架
或砖块垫高,使钵沿高出草面5~10 厘米。
每周检查糖醋钵三次(间隔1 天),取出诱集的昆虫,进行鉴定和计数。飞
行区南北两端以及飞行区西侧需分别计数,以反映不同区域昆虫分布情况。每周
更换糖糖浆一次。如遇降雨等异常天气应及时更换。
2、道面无脊椎动物勘查
每天采用路线勘查法,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每隔100~200 米,采用标准
捕虫网(扫网)扫10 复次,记录捕获的昆虫种类、数量;或者每隔100~200
米,勘查1 米×1 米样方中,从叶面到地表,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
量情况。此法可结合防鸟、场道的巡视工作进行。
3、土壤动物调查
(1)固定样方调查
每月一次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动物的情况。在飞行区南北两端各取5 个样方,
西侧取10 个样方,样方大小为50 厘米×50 厘米,取样深度为25~30 厘米;样
方间距为100~200 米。
取样时现将50 厘米×50 厘米区域中植被的地上去除,再用铲子挖出土块,
过5 毫米孔径的筛子,拣取大型土壤动物,分样方进行鉴定、计数。
(2)随机样方调查
每15 天一次。随机的用铲子取样,拣取大型土壤动物(包括蛹),记录每
铲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空铲数。
4、灭虫治虫
结合前期的调查监测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在害虫防治适期,喷洒药剂或用
糖浆诱杀,进行有效防治。
(三)鼠类种群情况的调查及防治
6
1、铗日法调查
采用铗日法对鼠类等啮齿类动物进行调查。在飞行区南北两端各布设200
个捕鼠夹。具体安放为:以10 个为一行,每个夹子间的距离为10~20 米,行与
行的间距为50 米,每个夹子上都要安设一定的食饵(如炒熟的花生米、油条等)。
夹子安放以后,隔日早晨检视,取下捕获物,更换食饵,重置夹子。
每次调查一般历时5 天,每2 月调查一次。根据捕获物的数量确定其在飞
行区的密度。对捕获的鼠类通过称重、解剖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飞行
区鼠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母鼠的受孕情况,从而可以预测鼠类种
群的动态以及潜在的威胁程度。
2、捕鼠笼调查及灭鼠
沿着道路边沿或墙脚,每隔200 米布设一捕鼠笼,每天或每两天检查一次,
更换食饵,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及捕获量和捕获区域。此法亦可作为飞行区灭鼠
的主要方法。
(四)植被情况调查
植被情况可与土壤动物固定样方调查相结合。在样方调查时记录样方中草的
株数、高度以及草面下的温度和湿度。
在现有草坪样地实验基础上,进行草坪的全面整治。 要及时对草坪进行刈
割,控制草高不超过20 厘米。
2003 年4 月
1
加大鸟害防治力度 确保机场运行安全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位于我国东北三省的最南端,是一个景色秀丽的旅游开
放城市,山青水绿,气温适宜,人称东北亚热带。由于地理条件因素,这一地区
鸟类活动极其频繁,不但留鸟多,迁徙候鸟也成群结队路经此地,尤其春秋两季
鸟类活动更频繁。大连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周边有粮库、仓储地、养牛场、山
林、树木和水源地,自然生态环境对鸟类吸引力很大,在客观上给机场鸟害防治
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确保飞行安全,95 年以来大连机场在鸟害防治工作上,投
入300 多万元资金先后购置进口驱鸟设备25 套、煤气炮6 门、驱鸟猎枪2 只、驱
鸟车1 台、捕鸟网400 平方米,建立了鸟类标本室,制作鸟类活动平面图和鸟类
标本40 余件,增编了驱鸟运行分队。通过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大综合
治理力度,大连机场的鸟害得到了较好治理,其基本做法是:
一、掌握机场及周边地区鸟类分布情况及活动规律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前
提。
记录显示,全世界容易发生鸟撞飞机事件的鸟类达286 种,在我国分布的种
类有143 种,占50%,其中鸥类造成的事故占53%,凤头麦鸡占13%,其余类群为
雕、鹰、隼、天鹅、家鸽、鸦、燕、木京鸟等占34%,而每个机场由于所处地理位
置的不同和周边环境的差异又各具特点。因此,尽可能详尽的了解本机场及周边
地区鸟类的分布情况,掌握其习性特点及活动规律,就成了做好鸟害防治工作的
前提。为此,机场于1998 年12 月至1999 年12 月用了一年的时间,投资12 万元,
会同大连市林业局设计室、辽宁省鸟类研究中心等单位,以机场跑道为中心6 公
里半径向外扩展的周边地区范围内,采用随机记录和路线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鸟类
调研。(1)一年四季定时将看到的鸟类种类、数量、发现地点等有关项目进行登
记填表。(2)对周边地区鸟类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和鸟网捕捉方法进行调查,鉴别
种类。(3)对机场内的鸟类采用了多点定位观察,记录鸟类种类、数量、栖息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鸟击资料(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