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6-12 21:01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B.食物:以昆虫、蚂蚁、鱼、虾、植物果实为主;
C.巢区:多在低矮的灌刺丛中;
D.进出机场活动时间:春夏季06:00-09:30;17:00-19:00;
秋冬季07:00-10:00;16:30-18:00;
E.活动习惯:大多数为单独或2-5 只活动、觅食,成群觅食的有
家燕、麻雀、田鹨、东方鸻、燕鸻(冬候鸟)。
(2) 夜间活动的鸟类主要有:夜鹰、猴面鹰、猫头鹰、蝙蝠。
(3) 在飞行区内栖息的鸟类主要有:鹌鹑、鹧鸪、白胸苦恶鸟、
秧鸡(雨季)、田鹨(冬季)。
(4) 鸟类进入飞行区的路线:机场围界东面、南面和西北面。
(5) 在机场边缘栖息的鸟类:以鸦鹃、鹧鸪、黑卷尾、棕背伯
5
劳、夜鹰、夜鹭、八哥等20 种为主要代表。
机场留鸟特点:对环境熟悉、适应性强,觅食地点离巢区不远,
对各种防治方法(如捕鸟网、煤气炮、稻草人)很快就能识别, 喜以
靠近水源、茂密的灌木林为栖息地,活动有规律性。
3.吸引鸟类的因素
现象一:1999-2000 年,在春夏两季大旱时,不管晴天或雨后,
每日早晨07:30 至10:00、下午16:30 至19:00,都有100-500 只成群
的东方鸻、燕鸻飞来机场觅食,且燕鸻集中于飞行区西端约35 万㎡草
地中活动。为此我们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环境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了跑
道西端吸引东方鸻、燕鸻的原因主要是蝗虫太多、繁殖快而引起的,
但同属一个机场飞行区东端却一只蝗虫也没有,经过现场测试发现是
温差作怪,原来跑道西端的南面、西面、西北面的围界以外是一道环
形的山丘,由于外高内低风吹不进,形成了局部温度过高,呈恒温状,
为蝗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所种的草种适合蝗虫食,为蝗虫的
快速繁殖生长提供了生存条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了东方鸻、燕鸻大
批飞来机场觅食。
现象二:2000-2002 年,每当雨后就有大量燕子聚集飞行区草地。
由于燕子多以机场周边村民房屋为栖息地,清除其巢穴不符合当地居
民风俗,经过观察,决定从其食源调查入手;为此,我们进行了草地
虫害普查。在普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本场土地贫瘠蛾虫类、蚯蚓等昆
虫并不多,不足以吸引燕子大量飞来觅食,且所种种草不结籽,到底
是什么原因吸引燕子飞来呢?最后决定射杀燕子解剖,以了解其在飞
6
行区的食源;3 次解剖发现其嗉里全部是蚂蚁,这一发现解开了大家
的疑问,紧接着进行了山雀、田鹨的解剖,事实证明是蚂蚁在作怪。
在这次普查中,我们还观测到,下雨时因草地的阻拦排水缓慢,在雨
水的浸泡下,求生的本能使蚂蚁爬到草叶梢上,暴露了其隐身之所,
吸引成群燕子飞来捕食。
这两项成果,为我们指明了鸟害防治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为预防
群鸟聚集飞行区觅食奠定了基础。这两年经有计划的除虫、灭蚁,刹
住了燕子、特别是东方鸻、燕鸻大批进入飞行区觅食的源头。
(1)因素一--地理环境:
机场东偏北12 公里的东寨港,周边有国家红树林保护区,该保护
区是白鹭鸟的天堂。由于我场邻近江河、水库,每年入秋时节白鹭鸟
从东寨港、桂林洋南迁时,必以晋文水库、云龙水库、南渡江等为能
量补充和休息的“驿站”,以保持体力南迁。所以我场上空长久以来就
是白鹭鸟冬迁的线路,这一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是我场鸟害防治的
心腹之患。
(2)因素二—平坦的地形:
由于某些鸟类觅食的特性,飞行区开阔平坦的地形、低矮的植被,
各种昆虫、鼠类更容易暴露藏身之所,为燕子、麻雀、田鹨、隼、鹰
等鸟类觅食提供了良好的视线。
(3)因素三—充足的水源:
我场飞行区是按4E 机场标准规划建设,场内留有很多规划用地,
虽经平整,但还有为数不少的低洼积水地段,特别是两航基地规划用
7
地,由于未按水平平整,低洼积水地比较多,加上场区内纵横交错的
排水沟、渠,为鸟类觅食后饮水、嬉戏创造了有利条件;
(4)因素四—外部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场可以说处于森林的包围之中,机场边缘的丛林为鸟类栖息提
供天然的庇护所,飞行区平坦的地形利于觅食,如果场区的绿化种植、
各种垃圾处理稍有不妥,就会人为的为鸟类生存、栖息提供场所。
综合所有调查结果:我场吸引鸟类的因素,除环境之外,重点是
蚂蚁、昆虫、水源、鼠类、垃圾,治理了蚂蚁、垃圾、积水地在很大
的程度上降低了鸟类进入飞行区的概率。
4.候鸟对本场的危害
三年观测的情况表明,美兰国际机场处于候鸟迁徙的飞行路线内,
在迁徙季节时,有多批次、数量不等的白鹭鸟飞越机场上空。
【1】候鸟迁徙习性
(1)迁徙季节:
A.白鹭 4-5、9-10 月份、时间上午07:00-10:30,
下午17:00-19:30(冬季16:30-18:30)。
B.麻雀、田鹨:冬候鸟、10 -11 月来本场,以机场为栖息地、易
受惊,数量2-5 群,每群几十至上百只不等;出现数量与当年
飞行区草地虫害有密切关系,草地虫害严重,麻雀、田鹨飞来
的批数、数量会随之增长,并且在机场捕食、活动周期会比虫
害少时延长一倍。
C.燕子迁居:3-4 月、以机场周边村民房屋为栖息地、嗅觉灵敏、
8
不怕人,在此停留至11 月后再次迁移;繁殖期为每年4-6 月、
6-7 月,年产卵2 次,13 日出雏、20 日出巢。
D.海鸥科光临本场的规律:秋季9-10 月份和台风来临时(大批),
台风过后自动飞离,夏季雨后偶有来临,数量为5-10 只,以东
方鸻、燕鸻为主。
(2)迁徙线路:
A.消防队→人工河出水口上空(此通道上午使用次数较多);
B.海航基地→东近台上空(此通道下午、黄昏使用次数较多)。
(3)飞行高度: 30m-70m,这一高度、时间对机场的进港航班构
成了重大的威胁(主要是鹭科)。
(4)迁徙目的地:
候鸟每年迁徙的目的地是固定不变的,除非水源和食源的改变(环
境改变),同时到了目的地后的觅食地也是相对固定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鸟击资料(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