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6-12 21:01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在动物地理区划中位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界区域,具
有候鸟比例大、鸟类物种丰富的特点,每年春、秋季都有大批候鸟进行迁徙活动,
各种鸟类习性复杂,给鸟击防范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候鸟的迁徙是我国鸟类活动
的一大特点,也是形成鸟击航空器事件高发规律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民航鸟击
事件在4-5 月份出现第一个高峰期,这是因为3 月中下旬候鸟的迁徙开始,鸟
击事件的数量开始增加,在4-5 月达高峰;7-8 月是雏鸟学飞、成鸟换羽时期,
鸟的飞翔能力较差,造成鸟击事件增多;9-11 月,鸟类已繁衍到当年数量的最
高峰,候鸟秋季的迁徙开始,因此发生鸟击事件的数量也到达全年的最高峰。由
于我国疆域南北跨度较大,物候差异显著,全国各地鸟类迁徙活动规律具有一定
2
差异,因此同一时期鸟击事件发生的规律及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三、鸟击事件发生的地区分布
2007 年我国报告的326 起鸟击事件中有137 起能够确定发生区域。由现有
数据发现鸟击事件高发区域为华东和中南地区(图3.1)。结合生态环境和航班运
营情况分析认为,华东和中南地区处于我国东、南及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多样,
鸟类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并且这部分区域经济发达、航班量较大。因此在这些
区域发生的鸟击事件和事故征候显著较多,区域内各机场的鸟击防范任务较为艰
巨,必须提高机场鸟击防范水平,并加强对这些区域威胁飞行安全的鸟类活动和
相应防范措施的研究。
0
10
20
30
40
50
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新疆中南
鸟击次数事故征候次数
图3.1 中国民航鸟击事件发生的地区分布
四、鸟击事件发生的时间
2007 年的326 份报告中,仅54 起报告了鸟击发生时间,占鸟击事件总数的
16%,其中发生在机场责任区范围内的2 起事件报告了鸟击发生时间,分别是黎
明和黄昏。自2002-2007 年对中国民航鸟击事件的统计中,平均高达83%的鸟击
事件报告未提供鸟击事件发生的时间信息。
3
鸟击事件
黎明
9%
白天
37%
黄昏
13%
夜晚
41%
鸟击事故征候
黎明
34%
白天
33%
黄昏
8%
夜晚
25%
图 4.1 鸟击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
对2007 年能够确定发生时间的鸟击事件进行分析(图4.1),在鸟击事件和
事故征候中,夜间和晨昏发生比例均超过60%,发生在夜间的事故征候占25%,
高于ICAO 和美国FAA 统计的夜间鸟击事件25%左右的比例;而由于大部分鸟
击报告没有明确发生时间等原因,实际我国夜间发生的鸟击事件可能更多。在夜
间与晨昏等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鸟类活动的探测和驱除难度较大,发生鸟击
对航空安全威胁也较大。防范在夜间与晨昏等光线条件较差情况下的鸟击威胁已
成为国内外鸟击防范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五、鸟击事件发生的飞行阶段和飞行高度
2007 年1~12 月份鸟击事件发生的飞行阶段和飞行高度分布分别如图5.1 和
图5.2 所示。在326 起鸟击事件中,有130 起报告了鸟击发生的飞行阶段,不到
鸟击事件报告总数的50%;仅有37 起报告了鸟击发生的飞行高度,约占鸟击事
件报告总数的11%。利用现有数据分析,在130 起鸟击事件中,起飞、爬升、下
降、进近和着陆阶段均为鸟击多发的飞行阶段,特别是起飞、着陆阶段共发生
53 起鸟击事件;在37 起确定鸟击发生飞行高度的报告中,0~100 米发生的鸟击
事件有14 起,另23 起发生在100 米以上的高度层。由于部分报告仅包含了“飞
4
行阶段”和“飞行高度”其中一项数据,综合此二项判断,低高度和地面区域(高
度100 米以下或起飞、着陆阶段)发生鸟击事件61 起,事故征候12 起,大多数
发生在机场责任区以外区域,因此鸟击防范工作不仅需要机场加强采取有效的鸟
击防范措施,还需要与航空公司、空管部门、地方政府、科研单位等相互配合,
缓解低高度和地面区域的鸟击威胁。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停放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
鸟击次数事故征候次数
图 5.1 鸟击事件发生的飞行阶段
0
2
4
6
8
10
12
14
16
0-100 101-1000 1001-2500 2500以上
鸟击次数事故征候次数
图 5.2 鸟击事件发生的飞行高度
由于我国大多数鸟击事件发生的飞行阶段和高度不详,根据我国的鸟类活动
受迁徙行为影响大的特点,鸟击事件集中发生在鸟类迁徙季节,而中高度层是鸟
类长距离迁飞及猛禽飞行活动的高度层,因此这一高度区域的鸟击防范工作也不
可轻视。对于100 米以上的中高空区域,机场管理人员缺乏直接有效的驱赶手段,
5
需要机场、航空公司、空管部门、科研人员共同配合解决:一方面进行中国鸟类
迁徙规律和路线的研究,寻求主动驱避对策,管理机场及附近地区中高度层的鸟
类活动,降低鸟击概率;另一方面,还需要地方政府与机场加强配合,继续做好
机场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控制草地、池塘,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航线
集中区域的鸟类活动,尽量减少中高空的鸟击事件。
综合飞行阶段和飞行高度两方面数据,2007 年中国民航鸟击事件遵循以往
规律,较多发生于低高度和地面,我国现阶段鸟击防范的重点应放在低高度和地
面区域,机场、航空公司、空管部门、地方政府、科研单位等鸟击相关单位相互
配合,加强研究鸟击防治技术和策略,做好机场及其周边的环境治理,合理规划
土地利用,同时关注鸟类迁徙活动,尽量做好本场区域的鸟情预测预报,采取相
应的主动驱避措施。
六、鸟击给航空器造成的损伤程度和后果
按航空器受鸟击的损伤程度,鸟击事件可划分为四个等级:严重损伤、中等
损伤、轻度损伤和无损伤。严重损伤指航空器严重损坏、更换发动机或更换6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鸟击资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