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摄影, 将摄影机固定在树林中, 鸟鸣声在离机器15124~30148 cm 有较好的音质效果。然后, 在实验
室里将剪辑好的胶片播放, 转化为声音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这种方法, 使得每一个鸣声和音节的长
短都可精确到1/ 500 s , 尤其是一些人耳听不清的短音节和高频率, 也可以研究。
20 世纪40 年代, Cornell 大学的Brand 和Kellogg[7 ] 在加拿大首次将鸟声转换为短波来记录海鸟的
鸣声。到了50~60 年代, 生物物理学家开始用振动计和声音摄谱仪测定鸟声的高低音、振幅、音质、
泛音和频率等特征。录制下来的声音还可通过滤波器和均衡器, 除去各种杂音。同时, 还可在室内将
声音输入声谱仪, 并由声谱仪的描笔在静电纸上描出图像, 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入70~80 年
代,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使鸟鸣声研究方法有了进一步提高, 操作更加简单, 打印出的语图更精确。
并且, 借助于傅立叶分析仪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多参数的定量分析, 包括时间、声强、频率之间的二
维和三维关系[2 ]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一系列用于鸟声研究的产品问世。
来自Cornell 大学鸟类学研究中心生物声学研究组(bioacoustics research program , BRP ) 的研究者开发了
诸如ARU , Raven , Canary , Syrinx , Singit 等用于鸟声记录与分析的软件。借助于这些工具, 鸟声研究
更加简单、快捷、全面。
中国鸟类学家在进行鸟声研究时, 曾用于记录鸟声的工具有三洋牌收录两用机[3 ] , Sony MZ2
R50[8 ] , Sony ECR2598[8 ] , Sony TRV2310E[9 ] 等; 用于分析鸟声的声谱分析仪器和软件有日产V21100 型
四线示波器[5 ] 和Bat Sound 3110[9 ] , 德国Avisoft2SAS Lab Pro[8 ] 开发的鸟声研究软件等。
2 鸟声研究的领域
鸟类的鸣声通常分为叫声和鸣唱2 种[2 ] , 鸟类在喜悦、悲伤、求偶、取食、入侵、占区、防御、
飞行和营巢时都会发出不同的鸣声。对于不同专业的学者, 鸟声研究的内容各不相同: 动物生态学家
的目的在于探索鸟类通讯的奥秘以及鸟鸣声的生态学意义; 生理学家对鸟鸣声产生和接受的生理机理
感兴趣; 生物声学家研究鸣声产生的物理机理及回声定位现象; 分类学家则致力于将鸣声分析作为种
类鉴别的新标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伴随着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 鸟声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
成果。
Michigan 大学的Payne[10~12 ] 从事鸟类学工作50 多年, 研究内容广泛, 经验丰富。他早在20 世纪
80 年代就对靛蓝彩 Passerina cyanea 以及靛兰维达鸟Vidua chalybeata 的鸣声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包括这2 种鸟的鸣声的学习与模仿、鸣声的地理差异以及鸣声与其繁殖的关系等。Minnesota 大学的
Sorenson 与Payne[13 ] 合作进行了靛兰维达鸟的种群遗传生态学研究。同时, 他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水
禽的系统发育, 并对采用DNA 序列分类的鸟类分类系统与依靠形态分类的鸟类分类系统的差异进行
了比较[14 ] 。Chiba 大学RIKEN 研究中心生物语言研究实验室的Okanoya[15 ] 从神经生理方面对孟加拉雀
Lonchura striata var1 domestica 的鸣声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San Francisco 州立大学的Slabbekoorn[16 ] 研
究了鸟鸣声的传播与回声的关系, 同时他还录制了欧洲所有国家首都的鸟鸣声, 希望能通过比较, 探
索出环境对鸟声的影响。目前, 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日本、荷兰、西班牙、丹麦、挪
威、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都广泛开展了鸟声学研究。
中国鸟声研究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 研究的种类主要有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 [3 ] , 池鹭
Ardeola bacchus[5] ,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17 ] ,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18 ] ,黄喉
Embriza elegans[19 ] ,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20 ] , 藏马鸡Crossoptilon harmani [21 ] , 斑胸草雀
Poephila guttata[22 ] ,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23 ] ,噪鹛属Garrulax 鸟类[24~27 ] ,大山雀Parus major[28 ] ,燕
雀Fringilla montif ringilla[29 ] , 栗斑腹 Emberiza jankowskii [30 ] , 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31 ] , 杜鹃科
Cuculidae 鸟类[32~34 ] ,栗 Emberiza rutila[35 ]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36 ] ,白腰雪雀Montif ringilla
taczanowskii [37 ] ,棕颈雪雀Pyrgilauda ruf icollis[38 ] ,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39 ] 等。研究的领域包括鸟
类鸣唱的特点[40 ,41 ] 、鸟鸣声与行为的关系[42 ] 、鸟鸣的解剖学原理[43 ] 、鸟鸣声的神经生理学[44 ] 和鸟鸣声
与环境的关系[45 ] 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一些鸟类学著作也将鸟声独立成章[46 ,47 ] , 并出版了国内第
一本鸟声学专著《鸟声研究》。该书共14 章, 包括基础理论、鸟声研究、鸟鸣声的利用和录音设备及
324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年6 月
其选择, 较系统地介绍了鸟声研究的各个领域[2 ] 。
鸟类学家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但是他们研究的前提是一致的, 就是要将鸟鸣声记录下来。世界
上第一个录制鸟鸣声的是Lwing Koch。他于1889 在德国录制了一只白腰鹊鸲Copsychus malabaricus 的鸣
声。德国、英国、瑞典、俄罗斯和北美等地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版了鸟声著作, 并发行了
鸟声唱片或磁带录音。目前, 世界上最大的鸟声资料收藏处有美国Cornell 大学的鸟声图书馆, 英国
的国家声音档案库、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生物声学图书馆, 瑞典广播公司和日本的NHK等。2004 年,
Cornell 大学鸟类研究所出版了《鸟类生物学手册》( The Hand Book of Bird Biology) , 其中有一章详细介
绍了鸟鸣声, 该书同时附赠一张由Cornell 大学麦考利自然之音图书馆(Macaulay Library of Natural
Sounds ) 制作的鸟声CD。中国于20 世纪80 年代, 由毕宁出版了一盘《鸟之歌》磁带, 录制了40 种鸟的
鸣声以后。台湾的刘义骅录制了部分鸟类鸣声唱片(CD 盘) 和磁带。中国还出版了《中国鸟类野外手
册》[48 ] 。这本手册记录了分布在我国的1 329 种鸟的形态、鸣声、分布和状况, 其中鸣声的详细描述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鸟击资料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