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7-11 10:21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产品化工作,以将高新技术切实应用到实
际工作中,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周加良.飞机鸟撞事故及预防[J].洪都科技,1997.
[2]宋昕.鸟击对航空安全的影响[J].安全学报,2000.
作者简介:李玉红(1981—),女,湖北荆门人,
硕士,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安全
管理。
试论太原起兵时李渊政治军事集团的构成
李 虎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 400047)
【摘要】太原起兵是李渊政治军事集团发动的,这个政治军事集团是李渊在任太原留守后,以李氏父子为领袖,结合三个层次的不同人物构成的。
【关键词】太原起兵;李渊;政治军事集团;构成
太原起兵史学界已多有研究,但大多
集中在李渊、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的作
用,很少有学者从人物构成方面分析。本
文认为太原起兵是李渊政治军事集团发动
的,这个政治军事集团是李渊在任太原留
守后,以李氏父子为领袖,结合三个层次
的不同人物构成的。
一、李渊及其父子领袖群体的出现
李渊,史载是十六国时期凉武昭王李
暠之后。祖父李虎是西魏柱国大将军、
左仆射、陇西郡公,与北周文帝及太保
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人称“八柱国之
家”,北周建立,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
曾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爵唐
国公。
李渊出身关陇军事贵族之家,是关陇
集团的核心家族。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柱
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姨母是隋文帝的
独孤皇后,李渊的妻子窦氏是北周武帝的
外甥女,这些互相交错的姻亲关系,为以
后李渊能在隋王朝大权在握,并在隋末大
乱中得到各类人物的支持提供了,提供了
良好的基础。李渊称帝也承认“又尝从容
谓寂曰:‘我李氏昔在陇西,富有龟玉,
降及祖祢,姻娅帝室。及举义兵,四海云
集,才涉数日,升为天子。至如前代皇
王,多起微贱,劬劳行阵,下不聊生。”
又“帝尝从容夸语曰:‘前王多兴细微,
间关行阵而后成功。我家陇西旧族,世姻
娅帝室,一呼倡义,不三月有天下。’”
李渊成长在这样的官宦家族,长年接
近政治高层,多方面的政治习得,积累了
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
隋朝建立以后,李渊袭封唐国公,
补千牛备身,担任皇帝的侍卫,由于姨母
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李渊备受隋文帝的
信任。先后任谯州、陇州、岐州三地刺
史,又先后做过荣阳、楼烦两郡的郡守,
殿中少监,卫尉少卿等职。隋炀帝进攻高
丽时,他为之督运军粮。大业九年(公元
613年),杨玄感发动叛乱后,被隋炀帝
任命为弘化留守,并受命节度关右诸郡
兵。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渊被
任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镇压了毋端
儿起义,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李
渊升任右晓卫将军。
李渊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经历,锻炼
了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拥有了丰富的
政治军事经验,逐渐成长为一为出色的政
治家、军事家,并拥有了强烈的政治意
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结纳了不少人物、
积累了声望,编织起丰富的人际网络,为
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旧唐书记载“高
祖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
众多款付。”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帝素
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
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
山川冲要,一览便忆。远近承风,咸思托
附。”在隋末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的这一系
列政治历练,李渊逐渐完成了自己的政治
社会化,树立起自己强烈的政治信念,并
清晰的认准自己的政治目标。
隋末动乱的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分
崩离析,各谋出路。李渊目睹天下动荡的
局面,开始产生了叛隋的想法。据《旧唐
书•宇文士及传》载,渊与士及“往在涿
郡,尝夜中密论时事。”所谈的“时事”
是什么,当事人并没有向外界透露。这可
由李渊称帝后笑谓裴寂的话中得到启发:
“此人(宇文士及)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已
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就是说,起
兵前四年,李渊与宇文士及曾商谈过取天
下之事。
杨玄感于大业九年公开起兵,许多封
建官僚的子弟投奔杨玄感,统治阶级内部
反隋的念头相当普遍。但是,李渊善察时
变,没有贸然行动,当时他身为弘化郡留
守,兼管关右十三郡军事,妻兄窦抗曾跑
来劝说:“玄感抑为发踪耳!李氏有名图
篆,可乘其便,天之所启也”。但是,李
渊认为时机未成熟,对窦抗说“无为祸
始,何言之妄也!”搪塞过去。李渊心里
清楚,现在还不是起兵的时机,将自己和
一般的乘势作乱的军阀区别开来。
过了二年,即大业十一年(公元615
年),李渊奉命前往山西、河东镇压农民起
义军,推荐好友夏侯端为副帅。夏侯端颇知
“玄象”,说李渊说:“金玉床摇动,此帝
座不安。参墟得岁,必有真人起于实沉之
次。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
上晓察,情多猜忍,切忌诸李,强者先诛,
全才既死,明公岂非其次?若早为计,则
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这番话是对
当时形势和李渊处境的精辟分析。全国范
围的农民大起义,隋场帝的宝座动摇了,
更加猜忌左右宿将。像李渊这样名望高、
兵力强的宿将,不能不感到处境的险恶。
因此,对于夏侯端的劝说,李渊“深然其
言”,完全赞同。这说明他有了叛隋起兵
的信念。
又过一年,即大业十二年(公元616
年),李渊升任右晓卫将军,奉诏为太原
道安抚大使,“帝以太原黎庶陶唐旧民,
奉使安抚不蹄本封,因私喜此行以为天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鸟击资料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