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测功器用于测量传递的轴功率。
’
三、部件试验用传感器
12压气机试验用传感器
)压气机机匣的振动试验,通常采用压电晶体加速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结构是由惯性质量、弹簧和阻尼器组成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利用晶体压电效应原理,系统产生正比于振动频率和振幅的电荷量输出。通过电荷放大和信号调理转换为电压输出。
*压气机转子挠度测量采用电涡流式振动位移传感器。此种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测量振动振幅、转速和偏心率。在压气机转子某个截面测量轴心轨迹时,在该截面处的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各装一个电涡流传感器,此截面应是最大挠度发生的截面。
美国 3-+456%-.7,7公司的 8(99系列和国产 :;< =>系列、 ?@ = AB99系列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性能相当,均具有较宽的量程。 +场测量用传感器主要是总压、总温耙状受感器和梳状受感器。压力传感器如 C*599(该传感器是与美国 CD公司生产的 C58A9或 C5AE99测压系统相配的),:<F系列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压场采用 G形或楔状静压受感器。 ,转子出口场,如总压、温度、速度和气流方向在栅距范围内沿叶高分布采用复合热电
偶的 B孔总压或 8孔总压受感部。静叶出口一般做二维场测量,较多地采用 )孔探针,也用 B孔受感器。压气机出口流场测量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HI是先进的方法。 -叶尖间隙测量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和高压放电式传感器。 失速和喘振试验用传感器主要有热膜、热丝探头、小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装在受感
器内)、用连接管连接的传感器和受感器。测量喘振时可采用总压受感器或壁面静压受感器。连接管要尽量短以消除容腔效应对系统频响的影响。装两只或三支探头(热丝、热膜探头或高频探头)来测量失速团的个数。
"激波位置和叶尖流场测量采用沿叶片弦长方向在机匣上开数个静压孔,拧上 <@J = (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量程 929) K1L7、线性、迟滞误差为土 92(M K92BM,输出 N )9OI。亦可采用美国 &PHD"*公司生产的高灵敏度 J:;型和 J:Q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1(81•
在转子叶片排上方机匣上配置 "个或多个沿轴向分布的静压接嘴及 "个或多个动态压力传感器,如美国 %&’()公司的 *"*型、 *"*+型、 +"*,型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或美国 -—’&(公司的动态压力传感器,即可测量叶尖流场图。
叶片振动测量采用在叶片上贴应变片,再配上引电器或滑环。另一种方法在机匣上开孔,装两个转速传感器(光电、电涡流或电磁式转速传感器),一个用来测量压气机每转一周时发一个信号,另一个则在每一个叶片通过一次时发出一个信号,这两个信号用于制定该叶片排每一个叶片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另外,装的第三个传感器是光纤传感器来测量叶片的振动幅值。
./模型涡轮试验用传感器 "涡轮振动测量一般采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丹麦 01公司的 2,"3型冲击压电加速度计动态线性上限可高达 "*4 5 6.。水平和垂直位置选在同一截面。 性能及流场参数测量采用静压和总压传感器以及总温传感器。涡轮进口截面沿周向静压测点不少于 7点。测定进口流场时总压受感器不少于 *个。沿径向总温测点为 7
8?点,视叶高而定。
级间测量应用小型组合受感器以测量总静压、气流方向和总温等参数。
出口截面采用壁面静压受感部、总压受感部、总温受感部,数目应多于进口截面。可以采用附面层探针测量涡轮机匣附面层流速分布。
模型涡轮性能参数测量对传感器精度要求如下:功率总误差 9 :/ ;<,其中测扭传感器 9 "/ .< =%,转速传感器( (>5>)9 "/ <;滞止效率允许误差 9 <,其中进、出口温度测量精度 9 "/ ,;< =%,温度误差 / ;?,总压传感器精度土 < =%,总压受压部精度 9 "/ < =%;换算流量 9 <,其中压力传感器 9 "/ <,温度传感器 9 "/ ;?,静压传感器 9 "/ <;换算转速士 "/ ;<,其中压力传感器士 "/ .<,温度传感器误差 9 "/ ;?。
,/燃烧室试验用传感器
"燃烧室性能试验用传感器主要有:
•
进口装总压受感部、静压孔沿同一截面均布 2点。总温受感部在总、静压测点轴向位置之间,以便互相错开。
•
出口温度场测量采用旋转机构或摆动机构装一只多点梳状或耙状总温热电偶,其误差应小于 9 / ;?。
燃油雾化质量测量可采用马尔文测雾仪。目前,更先进的是相位多普勒激光粒子分析仪(@A@B 5 ’AC),用于燃油雾化质量的二维和三维测量,粒径可为 "/; 8*""%4,喷油速度 *""4 5 6以上,粒径测量精度 "/ .<。
燃油流量采用涡轮流量计,油压采用压阻式或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精度为 9( :/ 8"/ ,)< =%、量程 "/; 82D@E。
燃烧室试验用传感器精度要求如下: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允许误差 9 "/ ,<,其中压力传感器 9 < =%,总压受感器 9 "/ <;焓增燃烧效率为 9(. 8,)<,其中空气流量传感器 9 <,燃油流量传感器 9 <,温度传感器 9 / ;?;温升燃烧效率为 9(8 ,)<,温度传感器误差 F 9/;?;燃气分析燃烧效率 9( 8,)<。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飞机检测与维修实用手册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