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国外资料 > ICAO >

时间:2010-07-24 10:31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3.10  等待坪和滑行等待位置
概述
    3.10.1  建议  当交通量jI}忙时,应提供等待坪.
  .3.10.2  在滑行道与跑道的交接处必须设立一个
或几个滑行等待位慢.
位置
    3.10.3  等待坪或滑行等待位置与跑道中线之间
的距离必须与袁3-2相一致,在精密进近跑道情况
下,必须使等待的飞机不致干扰无线电助航设备的
运行.
    3.10.4  建议  在海拔大干7(Dm(2 300ft)的地
方,表3-2中所规定的代码为4的精密进近跑道的
9叽距离,还应按下述加大:
    a)海拔直到20CO m(6 60D ft):超过700m
    (2 300 ft)的,母1∞m (330ft)增加1 m:
    b)海拔超过2 000m(6600ft)直至4CCOm
    (13 200ft):13m再加上超过2 000m(6 600fi)
    的,每1∞m (330 f0增加1.5 m:
.  -c)海拔超过4 000m(13 200ft)直至5000m
    (16 650 ft).43 m再加上超过4∞0 m(13 200 ft)
    的,每1∞m (330 n)增加2m.
    3.10.5  建议如果基准代码为4的精密进近跑
道的等待坪或滑行等待位置的海拔高于跑道入口的海
拔,表3-2中规定的90m距离,还应按等待坪或滑
行等待位置每高出跑道入口Im.该距离再增加5m.
3.11  机坪
概违
    3.11_1  建议机坪应提供为上下旅客,装卸
货物或邮件以及为飞机勤务所需要且不影响机场交通
的地方.
机坪的太小
    3.11.2  建议机坪的全部面积应足以迅速处理
在预期最大密度下的机场变通.
机坪的强度
    3.11.3  建议机坪的每一部分应能承受准备使
用的飞机的通行,.并适当考虑机坪的有些部分要承受
较大的通行密度的事实,和因飞机缓行或停留而产生
的较跑道为高的应力.
机坪的坡度
    3.11.4  建议机坪,包括飞机机位滑行通道的
坡度,应足够防止机坪表面积水,但应在排水要求许
可下使其保持尽揖平坦.
    3.11.5  建议在飞机机位上的最大坡度应不大
干1%.
飞机机住上的净距
    3.11.6  建议飞机机位应对使用它的飞机与任
何邻近的建筑物、另一机位上的飞机和其他曲体之
间提供下列最小净距:
    基准代字    净距
    A3m
    B3m
    C4.5 m
    D7.5 m
    E7.5 m
    基准代字为D或E的场合当有特殊环境的理
由,在机头向内停放时,这个净距可以减小:
    a)旅客航站、(包括任何固定的旅客登机桥)与
    机头之间:
    b)提供有由目视停靠引导系统的方位引导的机
    位上的任何部分,
    注:在机坪上.也一定要考虐挺供为地面设备用的工作面蹄盈其
操作和存贮的地方.
3.12  被隔离的飞机的停放位置
    3.12.1  对已知的或被认为是非法干扰对象的飞
机,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与正常的机场活动相隔离的
飞机,必须括定一个隔离的停放位置,或者将适宜于
停放该飞机的地段通知机场的管制塔台.
    3.12.2  建议隔离的飞机的停放位置应位于与
其他停放位置,建筑物或公共地段等尽实际可行的最
大距离,并在任何情况下不小于100 m.应注意保证
该位置不位于地下公用设施,诸如煤气管道和航空燃’
油管道之上.并在可能范围内也不位于地下电力或通
信电缆之上,
表3-2  跑道中线到等待坪或滑行等待位置的最小距离
┏━━━━━━━━━━━━┳━━━━━━━━━━━━━━━━━━━━━━━━━━━┓
┃                        ┃    基  准  代  码                                    ┃
┃    跑遗的类型          ┃                                                      ┃
┃                        ┣━━━━━┳━━━━━┳━━━━━━┳━━━━━━━━┫
┃                        ┃    I     ┃    2     ┃    3       ┃    4           ┃
┣━━━━━━━━━━━━╋━━━━━╋━━━━━╋━━━━━━╋━━━━━━━━┫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附件14第1卷机场设计和运行(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