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全风险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加大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安全突
出问题,实现安全关口前移。下半年要抓
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治理:
对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品质隐患进行
治理。一是按照民航局《关于规范航空承
运人飞行前准备的咨询通告》要求,开展
飞行准备质量治理;二是严格标准程序,
改进培训工作,开展对防重着陆、冲偏出
跑道、擦机尾、不稳定进近、飞错高度以
及跑道入侵治理;三是提高航空器适航
质量,开展对运行事件中重大工程问题
的调查和分析,降低重复性、多发性、关
键性机械故障,就有关产品设计和制造
问题,督促厂家着力解决,对厂家短期内
无有效措施,适航部门要保留发布适航
指令和措施的权力,开展对航空器重大
机械故障治理;四是减少因颠簸原因导
致旅客和机组人员受伤事件发生,开展
客舱安全隐患治理。
对影响机场运行环境隐患进行治理。
一是按照民航局关于开展防止机场外来物
(FOD)损伤航空器轮胎治理工作要求,
专稿S P E C I A L A R T I C L E
据国际航协统计数据,截至6 月底,全
球发生运输航空事故31起,其中死亡事
故8 起,造成近476 人死亡,这个数字
超过了去年航空事故死亡人数,尤其是
6 月1日法航447航班空难、6月30日也
门航空公司航班事故,分别造成228名、
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罹难。
2009年上半年国际民航安全情况
2 2 Sept. 2009 (Vol. 105)
继续深入开展此项治理工作;二是规范
机场标志标识,降低跑道入侵风险,开展
机场标志标识风险隐患治理;三是推动
鸟击防范工作,减少鸟击导致航空器受
损事件,开展机场防范鸟击治理;四是确
保不停航施工情况下运行安全,开展机
场不停航施工安全隐患治理;五是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和《机场管理条例》的要
求,抓紧制定或者调整完善机场应急救
援预案,切实做好应急救援日常工作,开
展完善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治理。
对影响空管运行保障隐患进行治理。
一是针对空管设施设备系统老化、失效
等问题,开展防空管设施设备系统失效
治理;二是严格规章管理,落实双岗位
制,防管制员超时值勤,开展防管制原因
飞行冲突治理。
对影响空防安全隐患进行治理。一
是落实机场公共区域治安整治电视电话
会议精神,为有效遏制部分机场治安形
势出现反复的势头,继续开展机场治安
秩序整治工作;二是加大对安检队伍培
训工作,加强设备的准入、资质认证工作
以及安检设备的配备、维护和退出标准、
制度建设工作,开展防爆炸物、枪支、管
制刀具等非法入侵机场控制区治理;三
是全力做好民航安保情报信息收集、分
析和研判,应急方案预案、特别工作措施
等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提高突发事件应
急处置能力治理。
(三)加强组织管理,确保通用航空
安全
各通航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
认识到落实持续安全理念不仅是对运输
航空,也是对通用航空的目标和要求,进
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切实抓好
通航安全工作。控制好包括飞行、机务、
航务等在内的人力资源,以及飞机、航材
在内的保障资源,合理安排作业生产,保
证运行量和保证能力相适应;对生产任
务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考虑和研究,制定
具体的管理措施,尤其要把握好飞行机
组技术关、飞机维修适航关、作业区域勘
查关、作业时段气象关;抓好通用飞行全
过程管理,落实飞行“四个阶段”的工作,
严格标准程序操纵飞机、反对盲目蛮干,
同时要严格管理要求,对违规违纪、作风
涣散的人员要敢于严要求。
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要认真梳理
现有通用航空的规章标准及有关规范性
文件,对应制定辖区实施细则,指导规
范通航企业的运行管理;加大监管力
度,帮助通航企业查找隐患,解决问题,
对问题较多、隐患严重、危及飞行安全
的单位,要采取果断措施。此外,要服
务于通航企业的培训工作,通航企业效
益普遍不佳,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一
方面民航局组织的管理培训要给通航企
业免费提供;另一方面管理局、监管局
也要组织对管理人员、飞行人员、签派
人员、维修人员技术培训,提高通航人
员整体业务水平。
(四)加快系统安全建设,增强风险
防范能力
以《国家航空安全纲要》(SSP)建
设为平台,提高政府安全监管职能能力,
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完
善国家航空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增强行
业风险防范能力。
完善航空安全法规、规章标准体系,
为持续安全提供制度基础。根据国际民
航组织附件的最新修订,对民航相关规
章进行修订;要按照年度安全立法计划,
加紧完善相关规章标准。结合SMS建设,
修订相关运行许可规章。
做好行业法规制度与政策的有效衔
接,指导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下半年将研
究制定行业安全管理政策意见,重点从
监管绩效、信息管理、事件调查、安全问
责、典型事件等方面明确政策导向和意
见措施,为贯彻“持续安全”理念、落实
安全责任、强化系统安全建设、营造行业
安全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完善我国民航安全指标体系。一是
着手研究制定民航“十二五”期间航空事
故、事故征候指标和目标,以及重点安全
项目;二是统计分析近年来安全数据,确
定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风险,制定行业
年度安全绩效指标、目标和安全要求,为
开展基于绩效监管、有效控制运行风险
提供保证;三是开展企业安全绩效试点
工作,下半年,民航局将在中南地区做全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鸟击资料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