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6-01 22:11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
┃                          ┃对于l级性能直升机,距安全区或直升机净空道的端部不小于305m ┃
┃到弯道内口的距离          ┃                                                          ┃
┃                          ┃对于2级和3级性能直升机距最终进近和起飞区的端部不小于370m  ┃
┣━━━━━━━━━━━━━╋━━━━━━━━━━━━━━━━━━━━━━━━━━━━━┫
┃弯道内口宽度一白天        ┃内边宽度加上到弯道内口距离的20qo                          ┃
┃    一夜间                ┃内边宽度加上到弯道内口距离的30%                           ┃
┣━━━━━━━━━━━━━╋━━━━━━━━━━━━━━━━━━━━━━━━━━━━━┫
┃弯道外口宽度一白天        ┃内边宽度加上到弯道内口距离的20%,且最小宽度不小于7RD      ┃
┃    一夜间                ┃内边宽度加上到弯道内口距离的30%,且最小宽度不小于10RD     ┃
┣━━━━━━━━━━━━━╋━━━━━━━━━━━━━━━━━━━━━━━━━━━━━┫
┃弯道内口和弯道外口的高程  ┃按到内边的距离和规定坡度确定                              ┃
┣━━━━━━━━━━━━━╋━━━━━━━━━━━━━━━━━━━━━━━━━━━━━┫
┃坡度                      ┃如表5.2.1-1和表5.2.1-3所示                                ┃
┣━━━━━━━━━━━━━╋━━━━━━━━━━━━━━━━━━━━━━━━━━━━━┫
┃散开率                    ┃如表5.2.1-1和表5.2.1-3所示                                ┃
┣━━━━━━━━━━━━━╋━━━━━━━━━━━━━━━━━━━━━━━━━━━━━┫
┃该地区总长度              ┃如表5.2.1-1和表5.2.1-3所示                                ┃
┗━━━━━━━━━━━━━┻━━━━━━━━━━━━━━━━━━━━━━━━━━━━━┛
注:1表中到弯道内口的距离是起飞后开始转弯之前或在最终阶段完成一个转弯后要求的最小距离;
  2在起飞爬升/进近区域总长度内可以有不止一个转弯。相同的标准适用于每一个随后的转弯,但弯
    道内口和弯道外口的宽度通常是该地区的最大宽度;
    3表中RD应采用预计使用该机场的直升机中的最大值。
5.2.2高架直升机场
    高架直升机扬的障碍物限制应符合本标准第5.2.1条的有关规定。
5.2.3直升机甲板
    直升机甲板的障碍物限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升机甲板必须设置无障碍物扇形面,必要时还应设置限制障碍物扇形面。
    2在无障碍物扇形面范围内,不得有高出该面的固定物体;如移动的物体或物体组合
因直升机场运行需要必须位于无障碍物扇形面范围内,障碍物对着最终进近和起飞区中心形
成的角度不得大于30。。
    3供单旋翼和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使用的直升机甲板,限制障碍物扇形面如图5.1.8-1
所示。在此范围内,物体的高度不得超出该面。
  4供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全方位运行的直升机甲板,在150。限制障碍物扇形面内,
距最终进近和起飞区中心0.62D的距离内,不得有固定物体;在0.62D到0.83D的范围内,
物体不得超出高于最终进近和起飞区0.05D的水平面。如图5.1.8-2所示。上述D应采用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机场资料(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