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级训练器的规定测试内容比2 级和5 级要多。因此,由于下列表格中包含所有三个级别训练器
的信息,其中有些数据可能不适用于2 级或5 级训练器。
(c)下列内容适用于希望使用替代方法的运营人:
(1)运营人将提交完整的鉴定测试指南,并包括下列内容:
(i)如果使用替代数据,应具有演示相应训练器性能在允许性能范围之内的记录;
(ii)相应于所申请鉴定等级的客观测试的测试结果。
(2)鉴定测试指南的测试结果应当包含在客观测试表格中规定了容差的全部参数,以及与
实施测试的条件有关的所有信息,例如全重、重心、空速、推力设定、高度(爬升、下降或平
飞)、温度、构型和会对实施测试产生影响的其他参数。
(3)经民航总局评估并认可的这些测试结果将作为供初始鉴定和所有后续的定期鉴定使用
的验证数据。在后续的这些鉴定中将使用客观测试表格中规定的容差。
(4)应当对该设备进行主观测试,以确定该设备的表现和操纵与相应组类飞机中的飞机相
似。
-112-
小型单发(活塞式)飞机2、3 和5 级训练器替代数据
适用的测试和编号 批准的性能范围
1. 性能
a. 起飞
(1) 地面加速时间,从松刹车至达到离地速度。 20-30 秒。
b. 爬升
(1) 正常爬升,在额定全重和最佳爬升率速度条件下。 爬升率=2.5-6 米/秒(500-1200 英尺/分钟)。
c. 地面减速
(1) 减速时间,从60 海里/小时减速至全停,在额定全重和干跑道上
使用刹车的条件下。
5-15 秒。
d. 发动机
(1) 加速,从慢车到起飞功率。 2-4秒。
(2) 减速,从起飞功率到慢车。 2-4 秒。
2. 操纵品质
a. 静态操纵检查
(1)(b) 驾驶杆位置与力的关系。 驾驶杆位置与力的关系图应当在本附件图3 所示的阴影区内(小型单
发飞机)。
(2)(b) 驾驶盘位置与力的关系。 驾驶盘位置与力的关系图应当在本附件图3a 所示的阴影区内(小型
单发飞机)。
(3)(b) 方向舵脚蹬位置与力的关系。 方向舵脚蹬位置与力的关系图应当在本附件图3b 所示的阴影区内
(小型单发飞机)。
(4) 前轮转弯操纵力。 方向舵脚蹬位置与力的关系图应当在本附件图3b 所示的阴影区内
(小型单发飞机)。
-113-
小型单发(活塞式)飞机2、3 和5 级训练器替代数据
适用的测试和编号 批准的性能范围
(5) 方向舵脚蹬转弯操纵的校准,在整个脚蹬行程范围内。 10-30º的前轮偏转角,在中立位置的两侧。
(8) 刹车踏板位置与踏板力的关系,达到最大踏板偏转量。 13.3-44.5daN(30-100 磅)踏板力。
b. 纵向
(1) 功率变化时的驾驶杆力。
(a) 使用必需功率,经配平后以正常巡航速度80%的空速进行平直
飞行。将功率减小到空中慢车状态,不改变配平或构型。稳定之后记
录保持原始空速所需的驾驶杆力;
或者
(b) 使用必需功率,经配平后以正常巡航速度80%的空速进行平直
飞行。将功率增大到最大功率状态,不改变配平或构型。稳定之后记
录保持原始空速所需的驾驶杆力。
(a)2.22-6.67daN(5-15 磅)驾驶杆力(拉)。
(b)2.22-6.67daN(5-15 磅)驾驶杆力(推)。
(2) 襟翼/缝翼变化时的驾驶杆力。
(a) 襟翼完全收上,经配平后以襟翼放出空速范围内的一恒定空速
进行平直飞行。不调整配平或功率,将襟翼放出到其全行程的50%。
稳定之后记录保持原始空速所需的驾驶杆力;
或者
(b) 襟翼放出到其全行程的50%,经配平后以襟翼放出空速范围内
的一恒定空速进行平直飞行。不调整配平或功率,将襟翼完全收上。
稳定之后记录保持原始空速所需的驾驶杆力。
(a)2.22-6.67daN(5-15 磅)驾驶杆力(拉)。
(b)2.22-6.67daN(5-15 磅)驾驶杆力(推)。
(3) 起落架变化时的驾驶杆力。
(a) 起落架在收上位,经配平后以起落架放出空速范围内的一恒定
空速进行平直飞行。不调整配平或功率,放出起落架。稳定之后记录
保持原始空速所需的驾驶杆力;
或者
(b) 起落架在放下位,经配平后以起落架收上空速范围内的一恒定
(a)0.89-5.34daN(2-12 磅)驾驶杆力(拉)。
(b)0.89-5.34daN(2-12 磅)驾驶杆力(推)。
-114-
小型单发(活塞式)飞机2、3 和5 级训练器替代数据
适用的测试和编号 批准的性能范围
空速进行平直飞行。不调整配平或功率,收上起落架。稳定之后记录
保持原始空速的所需的驾驶杆力。
(4) 起落架和襟翼操作时间。
(a) 起落架放出;
(b) 起落架收上;
(c) 襟翼放出,零到50%行程;
(d) 襟翼收上,50%行程到零。
(a) 2-12 秒;
(b) 2-12 秒;
(c) 3-13 秒;
(d) 3-13 秒。
(5) 纵向配平。 应当有能力分别在巡航、进近和着陆构型状态下将纵向驾驶杆力配平
为“零”。
(7) 纵向静稳定性。 应当展示正的静稳定性。
(8) 失速警告(失速警告设备的作动),在额定全重、保持机翼水平
的情况下,并且减速率大约为每秒1 海里/小时。
(a) 着陆构型;
(b) 光洁构型。
(a) 40-60 海里/小时,坡度在±5º范围内。
(b) 1.1 至1.2 倍的着陆构型速度。
(9)(b) 长周期动态特性。 应当有周期为30-60 秒的长周期运动。
在不足2 个周期时可以不达到½或2 倍振幅。
c. 横航向
(1) 滚转响应。滚转速率应当通过至少30º的滚转来测量,副翼操纵
应当偏转到最大行程的50%。
应当有每秒6-40º的滚转速率。
(2) 驾驶舱滚转操纵阶跃输入的滚转响应。在额定全重下,经配平后
以进近空速进行平直飞行。滚转到30º坡度转弯并稳定。准备好时,
向转弯相反方向输入全行程50%的副翼操纵。当达到零度坡度角时,
快速使副翼操纵装置回中立位并松开。记录从与转弯方向相反的操纵
输入开始之前至少2 秒直到操纵装置回中立位之后至少20 秒的响应。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CCAR-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