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航空安全 >

时间:2011-02-08 10:30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广博的文化:让员工了解其在运行中所涉及的危险和风险, 员工通过其本身在业务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以识别并克服安全威胁;
 公正的文化:让所有员工了解哪种行为是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并达成一致共识。公正文化努力划清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行为或活动之间的界限,疏忽或者故意违规是管理者不能容忍的。
 报告的文化:鼓励员工报告不安全事件或隐患,同时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当员工意识到安全问题的时候, 不用担心遭到麻烦而如实上报;
 学习的文化:鼓励员工强化并应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组织的安全。积极反馈员工安全建议。管理者向员工通报安全问题的昀新情况,这样每个人都能吸取相关的安全教训;
 谨慎的文化:能够预料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并做好防范措施。
 
 航空安全管理手册 
14.3 公司通过以下方式,促进积极安全文化的成长。 (a)制定的安全政策应有利于促进积极安全文化的成长。
(b)以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安全培训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发布高层
管理人员对安全的承诺;
(c)采用自上而下方式推行积极的安全文化,持续增进员工和管
理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全体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践行积极安
全文化,各级管理者应当支持员工各种有利于安全的行为; (d)明确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权限;
(e)结合安全培训、绩效考核等形式,与全体员工就安全政策、目标、标准和绩效进行清晰、定期的沟通;
(f)鼓励员工首选公司安全信箱,进行自愿报告、保密报告和强制报告,安全信箱是可为报告人保密的员工安全报告和反馈系统; 适当奖励有效安全建议。
(g)落实专项预算,用于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月、安全明星评比、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安全宣传等安全文化促进活动;
(h) 基于公正文化,合理制定和调整奖惩标准,奖励在工作中对保证安全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以教育为本进行适当处罚, 对故意违章行为从严处理。
 
 航空安全管理手册 
15.0 安全沟通
(AC-121/135 7.2, 7.5)
15.1 概述
公司通过 OA 系统、文件、各种会议、电话/传真媒体、职工代表大会、安委会等形式确保在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就安全管理事宜进行内部沟通。
15.2 安全沟通内容
(a)安全政策。
(b)航空安全目标。
(c)安全管理计划。
(d)安全职责和权限。
(e)风险管理的输出。
(f)持续监控的输出。
(g)生产运行部门内部审核的输出。
(h)内部评估的输出。
(i)安全管理体系外部审核的结果。
(j)员工报告系统的结果。
(k)数据分析和系统评价的输出。
(l)管理评审的输出。
(m)安全经验教训。
15.3 内部沟通
(a) 安全质量监察部应确保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输出、安全经验
 
 航空安全管理手册 
教训等通过下列途径:OA 网、宣传栏、会议、培训、员工刊物、安全月报(安委会纪要)、管理评审等传达至公司各层次人员,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员工如对安全管理体系有建议或意见,可以通过公司安全信箱报至安全质量监察部。
 各生产运行部门应及时将与本部门生产运行有关的安全相关功能的输出、安全经验教训的信息通过会议、部门安全生产周报、安全生产月报、培训等形式传递给员工,并组织实施各类安全信息沟通引发的活动及情况反馈。
15.4 外部沟通
安全质量监察部应根据法规等的要求,通过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网、书面报告、电子邮件、电话或传真等形式将安全管理体系的输出提供给局方等有关机构。详见 8.0 安全信息管理。
 
 航空安全管理手册 
16.0 安全培训
(AC-121/135 7.4)
16.1 概述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航空安全。
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民航运行安全有关的其他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
 本规定所称主要负责人是指公司总裁、安全总监、有关副总裁(分管飞行、客舱、运行、维修、货运、地服、训练的副总裁)、总飞行师、总工程师。
 本规定所称安全管理人员是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所有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管理部门的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等。
 本规定所称民航运行安全有关的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飞行人员、航务人员、乘务员、机务工程人员、机场活动地区服务人员以及与飞行运行直接相关的其他人员。
 从业人员分为生产运行部门各级干部和从事安全生产的岗位人员。
16.2 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
(a)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在上岗前或不迟于上岗后 90 日之内, 经过民航局认可的民航安全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经培训合格,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取证后应当每年参加局方组织的再培训。
 
 航空安全管理手册 
 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安全培训应当包括: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政策与法规、安全理论,安全文化,安全技术,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安全管理体系(SMS)、风险管理等。
 主要负责人的专门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 20 学时,以后每两年至少参加一次知识更新的安全培训。
 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大纲见附录 25。
16.3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上岗前应当经过民航局认可的民航安全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经培训合格,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取证后应当每年参加局方组织的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相关附件,国家及民航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安全管理体系(SMS)、风险管理、内部审核(评估)、安全文化, 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应急处置和不安全事件调查方法。
 安全管理人员的专门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80 学时,以后每两年至少参加一次知识更新的安全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大纲见附录 26。
16.4 生产运行部门各级干部安全培训
 生产运行部门各级干部上岗前应当经过公司组织实施的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航空安全管理手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