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上改变90米以上时,则可认为已离开该高度
航空器上升、下降穿越某一高度时,只要其C
模式高度显示在预定方向上穿越此高度上下90
米时,则可认为已穿越该高度
航空器到达某一指定高度,只要经过三次更新
的C模式高度显示均在该高度上下90 米范围
内,即可视为已到达指定高度
2.4雷达管制员职责
雷达管制员必须依照有关当局制定的该
有关雷达设备的技术说明,调整所用雷
达显示器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充分的检查
雷达管制员必须使雷达系统的工作能力
以及所用雷达显示器上展示的信息达到
足以执行任务的状态
2.4雷达管制员职责(续)
雷达管制员必须报告设备是否有故障,
任何需要调查的事故或其他难于提供或
造成不能提供雷达服务的任何情况
雷达管制员应当按规定对雷达显示器进
行调整和检查,当发现有妨碍实施雷达
服务的情况时,不得提供雷达服务,并
及时报告
2.5冲突情报
当发现不明航空器与管制航空器发生冲突时,
管制航空器应被告知:
有不明航空器及其相关信息,避让措施建议
冲突解决后
当发现管制区外已被识别的仪表飞行的航空器
与不明航空器发生冲突时,仪表飞行的航空器
应被告知:
避让措施建议
冲突解决后
2.5.1冲突情报的发布
时钟方位
距离
相对运动方向
机型
高度(或相对)
其他
第三章
雷达管制程序与方法
3雷达管制程序与方法
3.1雷达管制分类、任务及工作
3.2雷达识别
3.3雷达管制移交
3.4雷达引导
3.5调整速度
3.6位置报告
3.7雷达进近管制
3.1雷达管制分类
3.1.1进近雷达管制
3.1.2区域雷达管制
3.1.1a进近雷达管制的任务
引导进场的航空器,使之从航路阶段过
渡到可以利用机载和地面设备进入最后
仪表进近的某点或监视雷达进近、精密
雷达进近、目视进近的某点
用于引导离场的航空器使之离开机场管
制塔台区域后尽快到达巡航高度层,或
缩短飞行航径,简化离场程序
3.1.2b进近雷达管制的工作
了解天气情况,取得本区域内各机场的天气实
况;
校准雷达显示器;
了解检查通信、导航设备工作情况;
了解本区域军民航的飞行动态;
准备飞行进程单;
了解最新航行通告;
做好有关其他准备;
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管制服务。
3.1.2 a区域雷达管制
区域飞行管制:是指飞机飞离起飞航空站区域
以后,至着陆航空站区域以前,全航线飞行过
程中所实施的空中交通管制
航线飞行:指飞机按照班机时刻表和飞行计划
在航空站区域以外,沿固定航线和非固定航线
的飞行
3.1.2 b区域飞行的特点
飞行距离较长,范围较广,天气变化较大
并且不易掌握其变化规律
飞机经停、非越的机场多,飞行冲突较大
航线飞行涉及面广,保障工作复杂
3.1.2c 区域雷达管制工作
了解本区域和区域内各机场的天气实况
校准雷达显示器
了解检查通信、导航设备工作情况
了解本区域军用、民用航空器的飞行动态
了解相邻管制单位的雷达工作情况,证实可否实施
雷达移交;
与相邻管制单位确定雷达或非雷达管制协调移交的
方法
准备飞行进程单按照本规则有关规定实施管制服务
3.2雷达识别
3.2.1概念及要求
3.2.2一次雷达识别方法
3.2.3二次雷达识别方法
3.2.1概念及要求
概念
将雷达位置指示符与空中航空器一一对应起来的过
程
要求
提供雷达服务前必须进行识别
保持识别
丢失识别的,通知航空器并
重新识别
终止雷达服务
3.2.2一次雷达识别方法
3.2.2a起飞识别
3.2.2b飞行员位置报告与管制员观测一致
3.2.2c转弯识别
3.2.2d雷达识别移交
3.2.2a起飞识别
确知该航空器已经起飞
距跑道末端不超过2公里
注:不要与飞越航空器相混淆
3.2.2b飞行员位置报告与管制
员观测一致
飞行员报告位置
管制员观测
是否一致、唯一
必要时结合飞行尾迹
3.2.2c转弯识别
管制员指定转弯方向、角度
转弯角度不小于30度
管制员观测
是否唯一
3.2.3二次雷达识别方法
3.2.3a直接从雷达标牌上认出航空器的识别标志
3.2.3b使用SPI键
3.2.3c直接认出具有S模式航空器的识别标志
3.2.3d雷达识别移交
3.2.3e指定编码
3.2.3f“ON—STANDBY—ON”
3.2.3b使用SPI键
管制员指令使用SPI键
观测结果(同心、放射状波纹或发亮)
注:其他单位是否同时使用
3.2.3e指定编码
管制员指定航空器特定编码
观测与给定编码是否一致
3.2.3f“ON—STANDBY—ON”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空中管制 Air Traffic Control(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