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6-10 22:54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4.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数据库信息来源多样、可整合度高。
5.起飞、爬升、下降、进近和着陆阶段为鸟击多发阶段,低高度和地面区域
鸟击后果一般较为严重,机场鸟击防范工作责任与压力重大。
6.春秋季为中国民航鸟击事件高发期,季节规律明显,具有显著的中国地域
特色。
7.确定发生时间的鸟击事件和事故征候中,集中发生在夜晚和白天的特点更
为突出,夜间的鸟击防范工作依然是机场日常工作的难点与盲点。
8.鸟击事件高发区域为华东和中南地区,相比2007 年,西南地区鸟击事件
增幅较大。
9.鸟击事件报告信息量仍严重不足,虽然鸟击报告上报数量逐年增多,但报
告中撞击物种、鸟击发生的高度、飞行阶段、地理位置等鸟击相关信息仍大量缺
失。
十三、2009年鸟击防范工作计划
防范鸟击是当今航空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没有绝对有效、普遍适用的方法和
技术手段能够根治鸟击威胁,需要针对各地的具体问题开展长期工作。随着航班
量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不断好转带来的鸟类数量不断增加,我国防范鸟击航空
器、保障航空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机场管理机构、航空器营运人、空中交
16
通管理部门、航空安全管理机构及地方政府协同努力,持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鸟
击防范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中国民航必须依赖系统安全方法,实施科学
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鸟击威胁和降低鸟击后果的严重程度。中国民航将重
点开展以下鸟击防范工作:
1.进一步推进机场一线鸟击防范人员培训
近年来,机场的鸟击防范工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也有了较
大幅度的提升,但与满足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距离。2008 年11 月,
安技中心依据机场司组织编写的培训教材,对全国近50 个机场的管理人员和一
线工作人员进行了鸟击防范工作的专业培训,效果良好,为建立机场一线野生动
物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 年,安技中心将继续对机
场一线鸟击防范人员开展培训,不断提高一线人员的业务水平。
2.建立中国民航鸟击残留物鉴定工作体系
安技中心已初步建立了中国民航鸟类DNA 的基准数据库(目前已收录了近
200 种机场常见鸟种的DNA 数据),编写了面向机场、机务人员的鸟击残留物提
交指南等文件,编制了DNA 比对软件系统。2009 年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
一步完善DNA 数据库,计划在全国分地区建立鸟击残留物鉴定实验室,方便各地
机场在发生鸟击事件后就近鉴别鸟击残留物的种类;建设鸟击残留物鉴定网络在
线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广大机场、鉴定机构提供服务;下发鸟击残留物收集和提
交指南文件,指导相关单位科学收集和正确提交鸟击残留物进行鉴定,推动中国
民航鸟击残留物鉴定工作的系统开展。
3.完成中国不同种类的鸟类对航空器威胁程度的评估
2008 年,安技中心收集了分布于中国各地区共32 个机场的鸟情生态调查报
告和鸟情活动资料,分析总结了各地区机场的鸟类活动实际情况和特点;根据鸟
类的分布区域、数量情况、主要栖息地在机场及周边地区出现的可能性、习性特
点等情况分析了各种鸟类在民航机场及周边地区活动的可能性和发生撞击后可
能的损伤程度,列出了机场及周边地区常见鸟类。2009 年,安技中心将根据各
种鸟类的上述方面特点进行鸟击风险评估,定性和定量评估各种常见鸟类对航空
器的威胁程度,为下一步开展重点威胁鸟类的针对性研究和防范提供指导。
4.鸟类探测雷达系统的研究
17
安技中心已开发了鸟类探测雷达系统试验样机,并分别于2008 年3 月和10
月在北京野鸭湖进行了探鸟实验和南阳机场进行了入场探鸟应用实验,实验效果
良好,系统能够实时识别出飞机、场内车辆、鸟群的位置、高度以及活动轨迹。
系统的开发完成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实现CCAR-140
部中要求“在机场有飞行活动期间,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不间断地进行巡视和驱
鸟”,尤其是在夜间航空器运营期间的巡视,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保障措施,为提
高我国鸟击防范水平补充了新的安全技术手段。安技中心将在前期开发的鸟类探
测雷达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鸟类探测雷达系统的研究。后续计划正式入场进行
长期的实际性能测试和评估,推动此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品化工作,以将高新技
术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此项工作尚需要民航局及
其他相关单位在入场许可、开发和测试投入等工程应用和产品化方面给予资助。
5.提高鸟击报告信息搜集、整合、分析水平
现阶段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防范信息网人工整合的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与
全面收集鸟击事件信息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且随着鸟击事件不断增加,对信息的
整合、分析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安技中心将续完善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数据库,
针对目前的多信息来源提出更加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整合方案和科学的分析方
法,为我国鸟击防范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6.加强国际、国内及民航内部的鸟击防范工作交流
依托升级后的中国鸟击航空器防范信息网,建立通讯员交流机制,交流鸟击
防范工作中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促进国内各机场野生动物管理人员提升工作水
平。2007 年中国民航派代表参加了美-加鸟击年会,计划于9 月再次派员参加美
-加鸟击年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理念,展示中国民航鸟击防范工作成果,开
拓视野,以求推动鸟击世界性难题的进一步突破。
18
后记
就在撰写本报告的过程中,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合众国航空1549航班
起飞后不久遭鸟击双发停车迫降哈德逊河的重大事故,此事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百
姓热议的话题,鸟击航空器问题再一次这样近距离的展现在国人面前,其在航空
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此次事件之后再次凸现出来。中国民航近年来虽然没有
因鸟击发生影响较大的不安全事件,但作为民航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鸟击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机场资料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