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三、统计分析工具⋯⋯⋯⋯⋯⋯⋯⋯⋯⋯⋯⋯⋯⋯⋯⋯⋯⋯⋯⋯⋯⋯⋯⋯⋯26
四、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28
五、对管制员筛选方面的建议⋯⋯⋯⋯⋯⋯⋯⋯⋯⋯⋯⋯⋯⋯⋯⋯⋯⋯⋯⋯33
六、对调研结果的总体评价⋯⋯⋯⋯⋯⋯⋯⋯⋯⋯⋯⋯⋯⋯⋯⋯⋯⋯⋯⋯⋯37
第四部分 我国空管人为因素工作初步成果
一、民航空管安全信息系统 ASIS⋯⋯⋯⋯⋯⋯⋯⋯⋯⋯⋯⋯⋯⋯⋯⋯⋯⋯39
二、空管人为因素数据库⋯⋯⋯⋯⋯⋯⋯⋯⋯⋯⋯⋯⋯⋯⋯⋯⋯⋯⋯⋯⋯⋯41
三、编印和出版空管人为因素相关文件、教材和资料⋯⋯⋯⋯⋯⋯⋯⋯⋯⋯45
2
四、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空管人为因素研究活动⋯⋯⋯⋯⋯⋯⋯⋯⋯⋯⋯⋯⋯48
第五部分 持续性发展我国空管人为因素研究和应用
一、我国空管人为因素研究和成果应用的主要短期目标⋯⋯⋯⋯⋯⋯⋯⋯⋯51
二、我国空管人为因素研究和成果应用的长远目标 ⋯⋯⋯⋯⋯⋯⋯⋯⋯⋯53
后记 ⋯⋯⋯⋯⋯⋯⋯⋯⋯⋯⋯⋯⋯⋯⋯⋯⋯⋯⋯⋯⋯⋯⋯⋯⋯⋯⋯⋯⋯⋯57
空管人为因素报告编写组成员名单 ⋯⋯⋯⋯⋯⋯⋯⋯⋯⋯⋯⋯⋯⋯⋯⋯⋯58
附件1、《总局空管局人为因素研究专家小组名单》
附件2、《关于美、德空管人为因素研究及成果的考察报告》
附件3、《空管人为因素调查表》
附件4、《国际民航组织人为因素摘要汇编》(中、英文双语版)
附件5、第一、二届《空管人为因素研讨会论文集》
附件6、《国际上空管原因重大事故汇编》
附件7、《空中交通管制中的人为因素》
3
前 言
(总局空管局人为因素课题组)
人为因素是诱发航空事故的主要因素,这已是世界民航界不争的事实。为了提高我
国民航的航空安全水平,减少人为差错,我国民航于2000 年成立了“民用航空人为因
素研究领导小组”。在此背景下,空管人为因素研究课题组亦于2001 年正式成立。经过
一年多时间的努力,课题组在查阅资料、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开
展了对空管中人为因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包括:2002 年4 月完成
了对我国民航近十年发生的119 次空管不安全事件的统计分析,为正确评估和分析我国
民航的空管安全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2000 年9 月和2002 年6 月分别在天津
和厦门召开了空管人为因素研讨会,起到了宣传和交流人为因素研究经验的作用;2002
年7 月对我国民航空管人员掌握人为因素概念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收集到的
1457 份调研表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一工作的完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我国空管领域存
在的不安全因素,为开展空管安全教育和实施人为因素训练提供了依据;为了营造良好
的空管安全氛围,课题组于2002 年8 月设计制作并下发了6 幅宣传漫画;组织有关专
家对美国FAA 人为因素和管制员心理选拔研究进行了考察,为提高初始阶段的研究水
平和持续深入地开展空管人为因素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02 年9 月完成了《空管
中的人为因素》教材的编写,为开展空管人为因素培训做好了教材准备。这些工作的完
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航空管领域的人为因素研究和运用,为修订有关法规和程序提
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减少人为差错,提高我国民航空管安全水平奠定了基础。
本报告论述了空管人为因素研究背景;通过对调研报告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空管人员
对人为因素的认识现状;通过对近十年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研究了空管人为因素问题
的统计规律,并提出了针对当前我国空管人为因素问题的对策。报告还总结了一年来我
国空管人为因素的初步研究成果,探索了我国空管人为因素研究和应用的持续性发展问
题。
4
第一部分 空管人为因素的研究背景
为了能够汲取前人的经验和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便使我们的研究站在更高的
起点上,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空管人为因素研究报告。以下是我们在消化这些资料和研
究成果基础上所做的文献综述,它有助于使我们较为全面地理解空管人为因素的内涵、
价值、原理和研究方法。
一、人为因素观念的突破
航空中的人为因素研究起源于二次大战时期,英、美等国为了提高其空军飞行员的
基本素质,开始开展人员选拔的研究;为了使设计出的飞机能够更好地被飞行员所使用,
设计者根据人的特性设计驾驶舱仪表和操纵系统;同时还发现了航空雷达兵在长时间地
注视雷达以后会出现注意警觉性降低,从而脱漏信号的现象。在早期关于空管中人为因
素的研究中,重点主要放在任务的执行和管制员的选拔上。本世纪五十年代,Fitts 和他
的同事在报告中阐述了一个关于空管中人为因素研究的长期工程,这个报告成为后继研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空管资料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