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图3-5 对特情处置能力相关因素的关注程度比较
47.80%
37.10%
52.20%
62.9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管制员(1332) 管理人员(117人)
低端样本比例
高端样本比例
图3-6 对特情处置关注程度的倾向性比较
32
照5 年以下的占到57.20%,提高新管制员对特殊情况处置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技能是保证空管安全
的关键因素之一。
4.未实施有效监控。在空管不安全事件中,未实施有效监控(占14%,共30 起)与调研报
告中的“主副班搭配”、“信息配置”、“人力配置”、“交叉监视”、“协作能力”和“工作交流”具
有密切联系(见图3-7)。
从
调
研
情
况
看,
空
管
系
统
管
理人员和管制员对“主副班搭配”、“信息配置”、“交叉监视”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看
法比较一致。对于“未实施有效监控”而言,空管系统的管理人员认为“人力配置”、“协作能力”
和“工作交流”三项都比较重要,而管制员仅认为“协作能力”最为重要,并且两者对“人力配
置”和“工作交流”两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
(1)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属于比较典型的管理任务,空管系统管理人员对此的
认识和亲身体验要多于管制员,因而重视程度通常比管制员要高。并且由于人力配置不属于管制
业务,相当一部分管制员不能直接参与该项工作,这也容易导致他们对这方面的忽视。
(2)管制工作要求较强的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和独立操作能力,长此以往管制员容易养成独
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的习惯,因此在判断“工作交流”重要性时往往不如空管系统管理人员来得理
性。但由于“工作交流”是“协作能力”的基础,从管制员能够高度重视“协作能力”来看,应
该说他们对“工作交流”问题实际上仍然是比较重视的。
随着班组资源管理培训工作的加强,管制员将会逐步摆脱业务单纯型,逐步完善全面安全管
理素养,进而达到符合现代空中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的综合性素质。
5.对人为因素的总体关注程度比较。通过对调研报告的综合,可以得到空管人员对人为因素
6.675
6.603
6.752
6.506
7.085
6.721
6.821
6.715
7.108
7.027
7.179
6.767
5.6
5.7
5.8
5.9
6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
7.1
7.2
7.3
7.4
主副班搭配信息配置人力配置交叉监视协作能力工作交流
非管制员
管制员
图3-7 对影响有效监控相关因素的关注程度比较
33
问题的总体关注情况(见图3-8)。
调研结果表明:空管人员
对基本人为因素问题的关注程
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与人、人
与系统、人与环境和个人因素。
更加重视“人与人”方面的人
为因素问题基本上可以说明两
方面的问题:
(1)实践证明,“个人可
能出错,但团队是完全可以利
用集体力量避免错误的发生”,
绝大多数空管不安全事件是可
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进行挽救,而最终避免发生的,由此空管人员很容易地达成了重视
“人与人”因素的一致认识。
(2)重视与处理好“人与人”问题是空管班组管理的要害,空管人员在对人为因素的认识方
面能够将其放在首位,实质上也体现了空管人员对班组资源管理认识水平已经有了新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因素”仍然是空管人员相对轻视的方面,这说明人为因素的基本概念尚
未得到深入普及,相当多的空管人员对个人具有哪些做好空管安全工作的优势及劣势认识得尚不
十分清楚,显示出有关人为因素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仍然十分紧迫。
五、对管制员筛选方面的建议
开发具有我国民航空管特色的的管制员选拔工具,是今后空管人为因素研究的重点课题项目
之一。
空管系统依赖于管制员的表现,而人的性格特征和认知倾向各有不同,因此为空管选拔适合
的人才,不仅能够降低培训成本,而且对空管系统的安全和效能有着重大影响。
(一)数据的特点
“经验型数据”: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完全属于“经验型数据”,即“管制员根据自己的实际
工作经验来判断各项因素对管制工作效能的影响程度”。该类数据由于管制员管制区域的不同(例
如:塔台与区域),管制方式的不同(例如:雷达管制和程序管制),甚至所处地区的架次量的不
同(即使在同一个管制单位,管制员也可能因为所处不同的管制扇区而工作的繁忙程度不一样),
6.33
6.67
6.6
6.54
6.1
6.2
6.3
6.4
6.5
6.6
6.7
个人因素人与人人与系统人与环境
平均关注程度
图3-8 空管人员对人为因素的总体关注情况
34
即个体工作的环境差异较大,因而导致管制员判断各项调查因素对管制工作效能影响程度的依据
的差异性很大;此外,还可能存在期望性评判,即管制员可能希望通过对该项的评分来表达某种期
望的水平,而不是该项目对管制工作效能的真实影响程度。因此,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选择因素
项目时,必须严格考虑哪些因素对该目的具有针对性,哪些因素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并应尽量避
免考虑那些可能受期望影响较大的因素。但是那些受期望影响较大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空管资料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