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时间:2010-06-11 16:56来源:CAAC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A)大气吸声的变化;
(B)声传播路径长度的改变后的大气吸声;和
(C)声传播路径长度变化的平方反比律。此时,先将修正的SPL 值换算成PNLT 值,
再将该PNLT 值与PNLTM 相减,由此所得的差值即为修正值。该修正值必须按代数和的
方式加到由实测数据所算得的EPNL 上。,
(iii)必须算出从试验纵剖面和基准纵剖面到噪声测量站的最短距离,并以此来确定因
飞机飞越高度变化所引起的噪声持续时间修正。该持续时间修正必须按代数和的方式加
到由实测数据算得的EPNL 上。
(iv)为了计及因试验条件与基准条件之间的差别所造成的噪声级变化,需根据经批准
的有关EPNL 随发动机推力或飞机试验速度变化的曲线或图表等资料来确定相应的修正
量。该修正量必须加到由实测数据所算得的EPNL 上。
(v)为了计及试验进场角不是3°时造成的噪声级变化,必须按经批准的资料来确定
相应的修正量。该修正量必须加到由实测数据所算得的EPNL 上。
(b)起飞纵剖面
(1) 图A1 表示一个典型的起飞纵剖面
图A1 测得的起飞纵剖面
(i) 飞机在A 点开始起飞滑跑,在B 点离地,在C 点以β角开始第一次恒定爬升。
在D 点开始减小推力以降低噪声并在E 点停止减小推力。由此,开始以γ角(通常以百分
比梯度表示)进行第二次恒定爬升。噪声审定起飞航迹的终点用飞机位置F 表示,它在地
面上(沿跑道中心线的延长线)的垂直投影为M 点。必须在飞机噪声级的测量值处于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36 部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第 23 页 共 75 页
PNLTM 的10 分贝降的整个时间范围里记录飞机的位置。位置K 为起飞噪声测量站,其
距离AK 规定为6500 米(21325 英尺)。然而,若有必要将AK 减小,则必须遵守本节(f)
款所规定的程序。位置L 是边线测量站,它位于与跑道中心线平行并与之成一规定距离
的直线上,且该处的起飞噪声级最大。
(ii)起飞纵剖面由五个参数决定:
(A)AB 起飞滑跑长度;
(B)β第一恒定爬升角;
(C)γ第二恒定爬升角;
(D)δ与ε减推力角。
这五个参数都是航空器性能和重量,以及温度、压力、风速和风向等大气条件的函
数。
(2) 若试验条件与本附件第A36.5 条规定的基准条件不符,则相应的试验纵剖面参数
就会不同于基准纵剖面时的情况,如图A2 所示:
纵剖面的参数的变化用ΔAB、Δβ、Δγ、Δδ和Δε表示,它们可由经批准的制
造商资料导出,并且可被用来定义修正到基准条件下的飞行纵剖面。此时,这两种起飞
飞行纵剖面(实测的与修正的)间的相互关系便可来确定各修正量。而当这些修正量为
正值时,就必须加到由实测数据算得的EPNL 上。
图A2 测得的与修正后的起飞纵剖面的比较
注:在基准大气条件和最大起飞重量之下,第二恒定爬升角γ的梯度不得小于4%。然而,若假定最
大起飞重量和表征发动机性能的各参数(每分钟转数rpm,发动机压力比epr 或驾驶员用的任何其它参
数)为常数,则实际梯度将依赖于试验大气条件。
(3)图A3 表示测得的和修正后的起飞航迹的一部分,它包括影响声音传播的主要几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36 部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第 24 页 共 75 页
何关系。
图A3 影响声音传播的起飞纵剖面特性
EF 表示测得的爬升角为γ的第二恒定爬升航迹,EcFc 表示修正后的第二恒定爬升航
迹,爬升角减小为γ~Δγ。位置Q 表示在噪声测量站K 处观察到PNLTM 时航空器在
测得的起飞航迹上的位置,而Qc 是修正后航迹上的相应位置。测得的与修正后的传声路
径分别为KQ 与KQc,它们与其各自航迹成同一夹角θ。位置R 表示测得的起飞航迹上
最靠近噪声测量站K 的点,Rc 是修正后航迹上的相应位置。从K 分别到测得的与修正
的航迹的垂直的最短距离分别用线段KR 与KRc 表示。
(c)进场纵剖面
(1) 图A4 表示一个典型的进场纵剖面。
图A4 测得的进场纵剖面
(i) 噪声审定进场纵剖面的始端用飞机位置G 表示,它在地面(沿跑道中心线的延长
线) 的垂直投影为点P 上。为确保记录到被测飞机噪声处于PNLTM 10 分贝降范围期间
的完整情况,应从飞机距跑道入口点O 为OP 距离时起就开始记录飞机的位置。
(ii)航空器进场角为η,通过噪声测量站N 正上方的高度为NH,在位置I 开始拉平,
在位置J 接地。距离ON 规定为2000 米(6562 英尺)。
(iii) 进场纵剖面由进场角η和高度NH 所决定,它们是受飞行员所控制的飞机工作
状态的函数。若实测进场纵剖面参数与相应的基准进场参数(分别为3°和120 米(394
英尺),如图A5 所示)不符,且若修正量为正值,则必须将该修正值加到由实测数据算得
的EPNL 上。
图A5 测得的和基准的进场纵剖面比较
(2)图A6 表示测得的和基准的进场航迹的一部分,它包含影响声音传播的主要几何
关系。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36 部 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第 25 页 共 75 页
图A6 影响声传播的进场纵剖面特性
GI 表示进场角为η的测得进场航迹,GrIr 表示高度较低的基准进场航迹,进场角为
3°。位置S 表示噪声测量站N 观察到PNLTM 时航空器在测得进场航迹上的位置,而
Sr 是基准进场航迹上的相应位置。测得的与基准的传声路径分别为NS 和NSr,它们与
各自的航迹成同一夹角λ。位置T 表示测得进场航迹上最接近噪声测量站N 的点,Tr 是
基准进场航迹上的相应点。从N 分别到测得的与基准的航迹的最短距离分别用线段NT
和NTr 表示,它们与其各自的航迹垂直。
注: 规定基准进场航迹η=3°,NH=120.1 米(394 英尺)。从而也能把NTr 确定下来,即
NTr=119.8 米(393 英尺)(精确到0.305 米(1 英尺)),因此认为是基准参数之一。
(d)PNLT 修正若环境大气温度与相对湿度不是本附件第A36.5 条(c)所规定的那些基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