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1
) 管理体制和生产任务发生重大变化;
(2
)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程序发生重大变化;
(3
) 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
(4
) 其他运行环境变化存在安全风险。
4.1.8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年度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专项培训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1.9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参观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等。
4.1.10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应当建立员工安全培训档案,对员工安全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成绩等。
4.1.11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应当定期根据培训效果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安全培训计划进行评审和修订,以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4.1.12除安全培训外,民航空管运行单位还应当通过开展适当的安全教育、安全活动等,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4.2安全沟通
4.2.1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应当建立单位内部的以及与相关单位间的安全沟通制度,明确规定安全沟通的职责、对象、内容、途径和流程。
4.2.2安全沟通的对象应当包括本单位各级员工以及相关单位,如航空公司、机场等。
4.2.3安全沟通的内容包括:
(1
)SMS建设、实施情况;
(2
)不安全事件信息;
(3
)影响安全的重要变更;
(4
)安全运行的经验和教训;
(5
)安全形势;
(6
)运行人员的安全报告以及对安全运行的意见和建议等。
4.2.4安全信息沟通的途径包括:
(1
)SMS手册的发放和学习;
(2
)安全管理过程和程序的宣讲和培训;
(3
)安全信息通报、公告、通知;
(4
)各类会议,如通报会、通气会、安全形势分析会等;
(5
)安全经验分享、技术交流活动;
(6
)网站或电子邮件;
(7
)时事通讯等。
4.2.5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可通过下列方式沟通安全信息,如:
(1
)建立会议制度。通过安全形势分析会、专题会、周例会、协调会、座谈会、班前班后会,快速、有效的传递安全信息。
(2
)建立安全信息报告和反馈制度。建立安全信息报告的途径,鼓励员工通过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和自愿报告系统报告安全生产和管理中的隐患和建议,健全安全奖惩条例。
(3
)定期出版内部刊物。鼓励员工记录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和安全活动,形成报道进行投稿,定期发行,发至组织的各个岗位,统一员工的思想。
(4
)建立“开放日”制度。根据每年的安全生产情况,在航班量较少的季节,挑选一日,有组织、有选择的对民航业内和空管家属开放,让外界了解空管行业,理解空管行业,支持空管安全工作。
(5
)建立“沟通日”制度。设定一天为定期“沟通日”,各级员工直接与管理人员沟通,管理层倾听员工反映的安全信息,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反馈,改变以往单向沟通的模式。
(6
)定期举办文体和表彰活动。定期举办联欢会、趣味运动会、单项体育竞技比赛、摄影比赛等活动,搭建展现个人才华的平台,使员工与组织密不可分,和谐共处。
4.2.6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应当广泛收集以下各类安全信息,总结安全经验教训: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指导手册(第三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