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航务运行 >

时间:2011-09-21 22:04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导航 扩张角度α 扩张角度β 固定宽度 a  固定宽度 b  宽度余量 c
设施 角度 扩张率 角度 扩张率 
VOR  ±5.7°  ±10%  ±9.1°  ±16%  ±7.4Km  ±11.1Km  3.7Km 
NDB  ±8.0°  ±14%  ±13.0°  ±23%  ±9.3Km  ±18.5Km 4.6Km 

四、转弯保护区
(一)划设转弯保护区主要是为评估航路或者航线最低飞行高度时确定转弯区域的超障区。转弯可以在电台或者某个定位点上空进行。转弯保护区划设时主要使用如下参数:
1、高度:设计区域的某指定高度 H及以上;
2、温度:规定高度上的国际标准大气加 15°;

3、指示空速:585千米/小时;
4、风:在指定高度上的全向风速度W= (12H + 87) 千米/小时,其中 H为千米。
如果有适当的风的统计资料,则应当使用最大风的 95%概率的全向风的速度;
5、平均转弯坡度:15°;
6、最大驾驶员反应时间:10秒;
7、压坡度时间:5秒。
(二)转弯保护区应当按照以下办法确定:
1、在标称转弯点以后相当于定位容差加上 15秒的飞行距离(利用标准指示空速加上全向风速确定)开始,按照(一)中的参数确定风螺旋线为主区的外边界线,转弯后的扩张角度为 30°。在整个转弯过程中副区为固定宽度。风螺旋线的具体画法,按照飞行程序设计的有关标准执行。
2、转弯的内边界,自在标称转弯点定位容差之前等于转弯半径 r乘以 tan(α/2)距离的主区边界上的一点,向外扩张转弯角度的 1/2,画出转弯内边界。其中角度α为航路或者航线的转弯角度。在转弯过程中副区为固定宽度。如果转弯边界上由于要进入的航段区域已经太宽,无法向外扩张转弯角的 1/2,则使用与标称航迹成 15°的扩张角代替。
3、如果该航段为双向飞行,则必须画出相反的两个飞行方向的转弯区,两个转弯区结合形成转弯超障区域。
五、航路和航线超障区的主区范围内应当提供全额最低超障余度,副区范围内的最低超障余度为从内边界的全额最低超障余度向外侧至外边界均匀递减为零。航路和航线区域的全额最低超障余度在山区或者高原为 600米,在其他地区为 400米。
六、依据 VOR或者 NDB导航台确定的超障区,来确定航路或者航线的最低飞行高度时,应当能够正确接收有关导航设施的信号。在规划时可以采用以下公式确定:
D = 4.13
H ,D为离开导航设施的距离,单位为千米,H为最低高度,单位为米。七、标准仪表进场、离场航线和等待航线区域的侧向缓冲区一般为 2千米,特殊情况时也可以根据飞行程序设计的要求和不同类型航空器的性能确定。特殊区域,如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的缓冲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执行。八、区域导航航路(一)制定区域导航航路程序按照以下标准:
1、航路点的定位容差是半径等于航路 RNP值的圆。RNP是所需导航性能的英文缩写;
2、系统提供驾驶员监控和用以干预的信息,并因此限制飞行技术容差的偏移数值在系统合格审定程序的考虑范围内;
3、航路程序通常以 RNP 4为基础或者更高,在需要和适用的地方可能以 RNP 1为基础。
(二)区域导航航路有以下两种转弯:
1、旁切航路点转弯;
2、有控制转弯。在以 RNP 1为基础的航路上进行有控制转弯时,高度 5700米及以下时的转弯半径为 28千米,高度 6000米及以上时的转弯半径为 41.7千米。

附件四管制扇区划设指导材料
第一节一般规定
一、划设管制扇区的目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空域资源,有效地减轻管制人员的工作负荷,降低地空无线电通话密度,提高空中交通服务能力。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民用航空使用空域办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