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 (b)(3)(i) ┃ ┃ V ┃ ┃ ┃ ┃
┃ (c)(2)(3) ┃ ┃ V ┃ ┃ ┃ ┃
┃ (d)(1) ┃ ┃ V ┃ ┃ ┃ ┃
┗━━━━━━━┻━━━┻━━━┻━━━┻━━━━━━┻━━━━━━┛
附录J
┏━━━━━━━━━━━━━━━━━━━━━━━━━┓
┃I 条款号 I新增l修订l删除IFAR修正案号l 备 注 ┃
┣━━━━━━━━━━━━━━━━━━━━━━━━━┫
┃『 附录J I v J } l f ┃
┗━━━━━━━━━━━━━━━━━━━━━━━━━┛
·58·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修订说明
第三次修订说明
(2001年5月1日)
l、背景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自1985年12
月31日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以来,已经过1990年7月18日的第
一次修订和1995年12月J8日的第二次修订。经过这二次修订后,中
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相当于美国联邦航空
条例第25部包括第1至第82修正案(1994年6月21日)。首次发布的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及其二次修订版已用于Y7系列、MA60及Y8
系列等国产民用飞机的型号合格审定和多种进口飞机的型号认可审查。
该标准对提高我国民用飞机的安全水平、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稳步健
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工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航空安全性认识的深化,适航标准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更
新。近年来国际上对运输类飞机的适航性研究和标准制定又有了新的
进展。从1994年6月至2000年9月,美国联邦航空局对FAR25部共
发布了18项修正案,即修正案25-83至修正案25-100。其修订内容涉
及到运输类飞机座舱内使用材料的阻燃性标准、与欧洲协调运输类飞
机的某些飞衍适航标准、离散突风载荷设计要求、批准亚音速运输机
高高度运行的标准、运输类飞机乘客应急出口的数量和形状、运输类
飞机客舱内允许的二氧化碳浓度、营运要求、运输类飞机的结构载荷
要求、提高中止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要求、运输类飞机货舱和行李舱的
标准、雨水及冰雹的吸入标准、结构疲劳评定、滑行刹车情况、增升
装置操纵器件档位要求、鸟吸人,以及当局引用语的修订、特别追溯
要求、其它技术修订及纠正等方面。修订涉及条款共68条及附录F第
II部分和第IV部分。这些修订对提高运输类飞机的安全性有着积极的
促进作用。
为保持我国适航标准与国外适航标准在安全水平上的一致性,促
进我国民族航空工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间的交往,中国
·59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修订说明
民用航空总局决定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
准》(以下简称CCAR-25)进行第三次修订。
2、草案修订过程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西安航空器审定中心参考上述18项FAR-25部
修正案编制出CCAR-25第三次修订稿初稿和修订说明。在适航司的
主持下,于2000年1 1月召开了适航部门内部的研讨会,在讨论的基
础上形成了CCAR-25第三次修订征求意见稿。适航司又在2001年1
月召开由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的设计与制造部门的专家、中
国民用航空总局适航部门的有关专家参加的公众听证会。适航司和西
安审定中心在逐条审定了与会者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修改意见后,形
成了CCAR-25第三次修订草案。
3、修订的主要内容
在参考FAR一25修正案进行CCAR一25第三次修订工作时,对于
FAR修正案中涉及到的6 8条的技术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除与
CCAR-25第二次修订版本内容无差异或不适合我国情况的§25.2、
§25.111、§25.233、§25.1303四条未采用外,将其他64条和附录
F第II、IV部分的内容纳入CCAR-25第三次修订版中。修订的文字
尽量接近原CCAR-25吸第一和第二次修订版的文字。对于FAR的修
订条款中文字有改动而意义无变动的以及以前的中文文字虽不很妥贴
但含义仍然正确的条款在本次修订中不作变动。此次对CCARP25的
修订将原第一次修订和第二次修订时在正文中所加的修订标记“【】”
删除,仅将修订记录标注在每一修订条款下。对于附录F第IV部分的
修订,保持原第二次修订版的编排方式,该部分正文中的文字没有改
变,只在正文内容下标明经第三次修订,将其对试验设备和方法的文
字修改并人《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修订说明》(AC-25-01)的修
订中。
在本说明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某些条款的修订背景、原因和意义;
对一些编排组合较复杂的内容,我们将若干条款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
对于一些简单明了的修订内容我们将不加说明。
·60-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修订说明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修订说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