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高频接收机
二次变频的超
外差接收机及
相关电路。
见后图。
指示器
RMI无线电磁指示器
RDDMI 无线电磁距离方位磁指示器
HIS、EHSI
无线电磁指示器及指示电路
• 指示电路
P346,
图2.3-12
指针由VOR方位和磁航向的差角信号驱动,固定标线和指针之
间的顺时针夹角为相对方位角;指针对应罗牌上的刻度指示
为VOR方位,它等于磁航向加相对方位;而指针的尾部对应的
罗牌刻度为飞机磁方位
HSI显示
• P347 图2.3-13
• 航道偏离杆由飞机偏离预选航道的
偏离信号驱动,每点代表5°。
• 向背指示由向背台信号驱动,向
台,三角形指标指向机头方向;背
台,三角形指标指向机尾方向
• ILS方式时,LOC信号驱动航道偏离
杆,每点代表1 °;下滑偏离驱动
G/S杆,每点代表0.35 °
VOR显示--EHSI电子水平状态指示器
方位指针
导航数据源
VOR频率
选定的方向
方位指针
预选航道指针
偏差条和刻度
TO/FROM指针
TO/FROM
指示
方位指针
导航数据源
和频率
中央VOR显示扩展VOR显示
航道偏离
VOR航道偏离的测量:
VOR接收机内基准30Hz信号
通过移相解算器B移相一个预
选航道角,移相后的基准
30Hz信号与可变相位30Hz信
号加到相位比较器D,如果两
信号同相,飞机在预选航道上
或反相180°,比较器输出
0,偏离杆在零位。
如果飞机偏离预选航道,相
位比较器输出相应极性及大小
的直流偏离电压,驱动偏离
杆。
P349 图2.3-16
向/背台确定
• 基准30Hz信号经移相器B后与可变30Hz信
号在比较器E中比较,当两个信号相位差小
于±90°时,输出负直流电压,向背指示
器指示背台;当两个信号相位差大于
±90°时,输出正直流电压,向背指示器
指示向台。
• P349 图2.3-17
向/背台指示
• 通过VOR台作一条与预选航道
(30~210°)正交线AB,
A-B线为向/背台指示的
分界线。如果预选航道方位是
30°,则飞机在A-B线的右
上方,不论飞机的航向如何,
均指背台(From);相反,
飞机在A-B线的左下方,则
指向台(To )。若预选航道
为210°,则在A-B线的右上
方,指向台;而在A-B线的
左下方,指背台。由此可见,
向/背台指示与飞机的航向无
关,只决定于预选航道方位和
飞机所在径向方位的差角。
数
字
式
方
位
测
量
电
路
原
理
数字式方位测量电路原理
• 将接收机电路中的相位差转换为按时钟频率变化的脉
冲数,用计数脉冲反映VOR方位。
• 基准30Hz信号和可变30Hz信号经放大限幅后得到方
波,基准30Hz信号方波前沿产生起始计数脉冲,可变
30Hz信号方波前沿产生终止计数脉冲,分别加到R-S
触发器的R、S端,计数器计数。
• 计数脉冲个数与相位差的关系为:
• 由于飞机方位与VOR方位相差180 °,测VOR方位
时,计数器计数增加或减少180 °对应的脉冲个数。
360
--
n
n
N T
t
N T Hz t
脉冲个数--30 周期 时钟脉冲周期相位差
• 仪表着陆系统(ILS)能在气象条件恶劣和能见度差的条
件下给驾驶员提供引导信息,保证飞机安全进近和着
陆。
• 目视着陆飞行条例(VFR)规定,目视着陆的水平能见度
必须大于4.8km,云底高不小于300m。
• ILS提供的引导信号,由驾驶舱指示仪表显示。驾驶员根
据仪表的指示操纵飞机或使用自动驾驶仪“跟踪”仪表的
指示,使飞机沿着跑道中心线的垂直面和规定的下滑
角,从450m的高空引导到跑道入口的水平面以上的一定
高度上,然后再由驾驶员操纵飞机目视着陆。
仪表着陆系统
仪表着陆系统---ILS
着陆标准等级
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着陆能力,规定了三类着陆标准,
使用跑道视距(RVR)和决断高度(DH)两个量来表示。
•决断高度(DH)是指驾驶员对飞机着陆或复飞作出判断的最低高度。在决断
高度上,驾驶员必须看见跑道才能着陆,否则应放弃着陆,进行复飞。决断高
度在中指点信标(I类着陆)或内指点信标(11类着陆)上空,由低高度无线
电高度表测量。
•跑道视距(RVR)------又叫跑道能见度。它是指在跑道表面的水平方向上能
在天空背景上看见物体的最大距离(白天)
仪表着陆系统---ILS
• Ⅰ类设施的运用性能:在跑道视距不小于800m的条件下,以
高的进场成功概率,能将飞机引导至60m的决断高度。
• Ⅱ类设施的运用性能:在跑道视距不小于400m的条件下,以
高的进场成功概率,能将飞机引导至30m的决断高度。
• ⅢA类设施的运用性能:没有决断高度限制,在跑道视距不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导航系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