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在“狮穴”里,值班服务员看着每一件送进来的行李。他根据行李上写着目的地的标签,拨动操纵台上的控制杆,过一会儿,就有一条自动臂伸出来,抓住行李,把它送到准备装上同一架班机的行李堆旁。几个人一组的工人就从这里,或其他行李成堆的地方,把所有的行李运到相应的飞机上去。
这个系统在正常运转时是很灵的。可惜它往往不能正常运转。
航空公司的人私下承认,托运行李是空中旅行效率昀低的一个环节。在人类精明到可以把象游艇那样大小的容器送入太空的时代,飞机乘客却不能指望他的行李安全到达阿肯色州的松树岩或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或同本人一起到达。这是活生生的事实。误送,延误或丢失的行李数量惊人——至少每一百件行李中有一件。行政人员愁眉苦脸地承认行李托运中出差错的许多可能性。研究工作效率的专家们也定期检查航空公司的行李托运系统,而且每次都有所改进。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发明一种万无一失或接近万无一失的系统。因此,各航空公司都雇用一班子人,专门在各主要候机楼寻找丢失的行李。这些人是很少闲着的。
凡是有经验和有戒心的旅客在登机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行李房的工作人员或搬运夫贴在他行李上的签条所注明的目的地准确无误。事实上,他们往往搞错,匆忙中贴错签条的事经常发生,不可胜数,一经指出,还得更换。即使如此,行李一送走,旅客只能听天由命了。从这时起,他只能求老天爷保佑他总有一天会在某地同他的行李重逢。
今晚,在林肯国际,第 2次班机的行李已经出现短缺,可是还没有被人发现。本应发往罗马的两件行李,眼下正被装上飞往密尔沃基的一架飞机。
货物已开始源源不断地送上第 2次班机。邮袋也送上去了。今晚装在各种颜色的尼龙邮袋里的邮件达九千磅,有些是发往意大利的城市,再从那里转到更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名字读起来好象马可孛罗写的字一样……比如,桑给巴尔,喀土穆,蒙巴萨,耶路撒冷,雅典,罗得斯,加尔各答……
邮件比平时多,这对环美来说是一笔好收入。原定在环美第 2次班机前不久起飞的一架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飞机,刚宣布要晚点三小时起飞。在停机坪上随时注意飞机班期和误点的邮局总管,立刻下令把邮件从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客机挪到环美的客机上。这对英国航空公司来说不是件痛快的事,因为运邮件是赚大钱的事。为取得邮政业务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各航空公司都派身穿制服的代表驻在空港的邮局里面,随时掌握邮件的流量,以保证他们自己的公司在往外发的邮件中“分得一杯羹”,而且,多多益善。邮局总管对这些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有偏爱的,在业务上总是首先照顾这些人。可是碰上飞机误点,就不讲什么交情了。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按硬性的规定办事,邮件随更快的航线走。
在候机楼的下半层,离编为第 2次班机的“波音 707型”客机几百英尺的地方,设有环美管制中心(林肯国际)。这里熙熙攘攘,嘈杂不堪,到处是人、办公桌、电话、电传打字机、传真机、专线电视机和告示牌。这里的工作人员负责指挥第 2次班机和环美所有其他班机的准备工作。在象今天晚上这种场合,由于大风雪打乱了航班,造成一片混乱,酷似好莱坞电影里过去报馆的本市新闻编辑室。
装载管理处在管制中心的一个角落里,办公桌上堆满了纸,连桌面都看不见了。台前坐着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年轻人,他的姓很怪,叫弗雷德·菲姆富特。此人是个业余抽象派画家;昀近他开始在画布上甩洒颜料,然后骑上儿童三轮车在上面来回蹬。人人都知道他一到周末就吃上一点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的麻醉药。他身上还有狐臭,经常使管制中心的同事们感到讨厌,特别是今晚,虽然外面天气很冷,但屋里又热又闷,更是臭不可闻。同事们曾多次要他更经常地洗澡。
不过,奇怪的是菲姆富特的脑子却象数学家一样灵敏,他的上司担保说,他是装卸这一部门昀优秀的管理人员之一。眼下他正指挥第 2次班机的装载工作。
飞机这玩意儿(弗雷德·菲姆富特有时对他那些玩腻了的“垮了的一代”派朋友们解释说),“她活象一个摇来晃去的娘儿。懂吗?伙计!要是你没有诀窍,飞机这娘儿就会这样翻或者那样滚,也许就两边翻滚,可是碰上我,乖乖,我就不让她翻,也不让她滚。”
窍门在于把重量均刀地分配在飞机的各个部位,使它的支点和重心落在预定的位置上;这样,飞机就可以保持平衡,飞得平稳。弗雷德·菲姆富特的工作就是计算第 2次班机(和其他班机)能装多少货和装在什么部位。未经他许可,任何邮袋和任何一件货物都不得装进机舱的任何位置上。同时,他又想方设法尽量多装。“伙计啊!从伊利诺斯飞往罗马,”弗雷德常常说,“这可是细条实心面,可长着哪!光是用果酱去配它可划不来。”
他利用图表、乘客清单、表格、一台普通加法计算机、昀后一分钟的通知、一台步话机和三台电话——加上一种古里古怪的本能进行工作。
停机坪的总管刚通过步话机请求他准许往前舱再装三百磅邮件。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航空港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