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空管资料 >

时间:2010-08-22 12:17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首先要知道飞机相对全向信标的方位,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径向背
台飞行,当全向信标指示器的指针在表的中心位置时,指示器应当
24
指示为“FROM”。必须确认飞机飞行的方向是背台。如果飞机装备有
AFIS,应当与计算机产生的方位进行比较。
4.2 旋转
开始一个圆弧飞行,如果反时针旋转,指示的径向方位应当连
续减少,而顺时针旋转指示的径向方位应连续增加。在进行圆周飞
行前,必须完成对辨向的检查。如果辨向错误则可能导致圆周飞行
显示的径向方位相反。
4.3 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是由全向信标天线系统辐射的垂直极化的射频能量或
台址周围的反射面产生的,当飞机绕纵轴倾斜转弯时,极化效应会
引起航道方位的偏移。极化效应的指示类似于航道抖动和扇摆,但
通常可以通过航道偏移与飞机转弯来区分。如果不能从极化效应中
区分出航道抖动和扇摆,应当在相同的方位象限内重新选择一条邻
近的径向线飞行。应当用“姿态效应”来检查无用的“垂直极化”,
“360°转向方式”或“航向效应”方式可用来做进一步的检查。
4.3.1“姿态效应”方式
检查垂直极化效应的方式是飞机距台5-20NM 向台或背台飞
行,机身先向一侧倾斜30°,很快恢复平飞,然后向另一侧倾斜30
°,最后恢复直线平飞方式。在飞机转弯时,飞行航迹和航向的偏
移量都应保持最小值。在30 度转弯过程中,记录图上测得的航道偏
移就是垂直极化效应的指示值。极化效应的指示值可能受航道抖动
和扇摆的影响,如果发现超出了容限,就应当进行30 度倾斜以进一
步的确认。
25
4.3.2 30°倾斜,360°转向方式:
可以通过飞机距全向信标天线5-20NM,以30°坡度做一个360
°转向飞行。转向应该从一个航道上(向台)的位置开始,该位置
是在地面一个已知的测量点的上空。
应当在转向开始和航向每改变90°都在记录图纸上做出标记,
直至转向结束。转向结束时应回到起点并在记录图上做好标记。如
果垂直极化不存在,从飞机从航道位置出发到返回航道位置,记录
应是平滑的,偏移量仅代表飞机对原始方位的偏离。指针的其它偏
移可能是由于垂直极化引起的。在评估这些记录数据时,应考虑机
翼遮蔽机载接收天线所造成的影响。
4.4 圆周校直
可以通过飞圆周一系列的径向线来确定校直。选择飞行高度时,
应保证飞机处于VOR 辐射场型的主波瓣内。
圆周校直主要用于确定方位误差和信号质量的分布,检查的科
目为方位校直、航道灵敏度或调制度、辨向和旋转、抖动和扇摆、
识别和信号强度,信号强度至少每20 度进行一次检查。
选择圆周飞行的高度和距离时,应允许定位基准系统能精确地
定出飞机的位置。对于基于经纬仪的定位系统,圆周飞行的高度要
低,圆周的半径要小。而其它的自动系统则要求圆周的半径要大,
才能获得所需的精度。对于使用GPS 或同等定位系统作为数据更新
的,圆周半径应大于5NM,使用测距设备作为数据更新的,圆周半
径应大于10NM。圆周飞行应该有足够的重叠,以便确保在整个360
°内完成了测量。圆周可以顺时针飞行,也可以反时针飞行,一旦
26
开始圆周飞行,就只能按相同的旋转方向、距离和高度飞行。飞行
高度应当保证整个圆周在台址的4 至6 度仰角范围内。通过对整个
圆周的误差进行平均,便可以确定VOR 的校直。如果在圆周飞行中
信号出现了中断,必须采用径向线飞行确认后才能确定是否限制设
备和启动航行通告。圆周检查的目的是帮助地面维护人员确定设备
周围有问题的环境,当寻找低角度的反射或遮蔽时,飞行高度和圆
周半径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在4 至
6 度范围内进行圆周飞行时,应当修改圆周的高度和半径,但应在
有效覆盖以内。如果定期校验中发现平均航道校直大于1 度,应当
通知地面维护人员。地面维护人员应当检查设备和场地环境。
如果不能通过圆周确定校直,也可以通过飞一系列径向线进近
来确定校直,并且至少每个方位象限内飞两条,每条径向线检查的
距离不小于5NM。这些径向线应具有相同的角度间隔。采用这种方
式,至少需飞八条径向线才能确定VOR 的校直。圆弧与径向线校直
相结合所取得的结果好于只用径向线校直取得的结果。采用径向线
飞行来代替圆周飞行必须征得民航局的同意。
4.5 弯曲
飞一条径向线,然后将指示的航道与定位基准系统进行比较就
可以确定弯曲。所测得的误差是相对于所飞径向线的正确磁方位。
4.6 抖动和扇摆误差
扇摆是航道线周期性偏移的结果。如果扇摆的频率足够高,偏
移将会最终达到平衡,不会引导飞机偏移。抖动是一系列不规则的、
粗糙的偏移。
27
4.7 可飞性
可飞性是进行飞行校验的飞行员的一种主观评价。在飞用于运
行的径向线和基于VOR 的飞行程序时应对可飞性进行评价。
4.8 覆盖
VOR 的覆盖是在运行要求的服务区内可提供使用的区域,通过
对VOR 的各种检查来确定。如果要测量规定高度上的覆盖,则需另
外进行校验。对于终端区的全向信标设备,有效覆盖为高于台站高
度1000 英尺(或最低安全高度)25NN。
影响VOR 覆盖的因素不仅仅是信号强度,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
VOR 的覆盖。当信号场强不足时,应对其覆盖范围进行限制。同样,
在某些区域,由于超出容限的抖动、扇摆、弯曲、校直、和/或干
扰等,造成设备不可用,也应对其覆盖范围进行限制。
4.9 调制
飞行校验中,30Hz 基准信号、30Hz 可变信号和9960Hz 副载波
信号的调制度均应被测量。需要注意的是:在CVOR 和DVOR 中FM(调
频)和AM(调幅)信号的角色是相反的。
4.10 识别
检查识别信号主要是看其编码是否正确、清晰以及识别是否对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飞行校验的技术要求和取值方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