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时间:2010-09-28 12:46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4.4合格证持有人无线电通信程序
4.5驾驶舱与客舱沟通信号
4.6客舱与驾驶舱沟通信号
5、简令
5.1可控飞行撞地危险的防范
6
5.2特殊的机场条件
5.3温度修正
5.4起飞前
5.5下降/进近/复飞(进近简令应在下降前完成)
6、进入驾驶舱政策
6.1地面/空中
6.2使用观察员座椅
6.3进入信号及开锁
7、驾驶舱管理
7.1整洁干净的驾驶舱
7.2操纵的交接
7.3附加职责
7.4手持话筒和扬声器
7.5麦克风和耳机
7.6手册及相关文件放置
7.7航图及其它相关航行资料
7.8饮料和餐食
8、高度意识
8.1高度表设置
8.2过渡高度/过渡高度层
8.3标准喊话(证实)
8.4最低安全高度(MSA)
8.5接近目标高度最后三百米(一千英尺)的监控
9、地面准备工作完成的时间和时机
9.1预先准备与直接准备时间要求
9.2规定提前进入驾驶舱时间
7
9.3检查单的完成
10、维护程序
10.1维护记录本及记录的故障
10.2与机务人员沟通
10.3最低设备清单(MEL)
故障保留对应条款
10.4构型缺损清单(CDL)
10.5地面除冰的协调
11、飞行计划/签派程序
11.1目视飞行规则/仪表飞行规则
11.2预计结冰情况
11.3燃油量
11.4天气资料及其有效性
11.5离港程序与爬升梯度分析
12、旅客登机与货物
12.1手提行李
12.2紧急出口座位
12.3危险品
12.4犯人/被拘押人员
12.5机上枪支
12.6登机人数与货物装载
13、推出/倒滑
14、滑行
14.1全发
14.2少于全发
14.3冰、雪、大雨、低能见条件
8
14.4预防侵入跑道
15、机组资源管理(CRM)
15.1机组简令
飞行机组
客舱乘务组
16、重量与平衡/货物装载
16.1谁负责货物的装载与安全
16.2谁准备机载重量和平衡数据和谁检查
16.3机组对舱单的审核
17、飞行机组和客舱机组沟通
17.1旅客登机
17.2滑出
17.3客舱紧急情况
17.4起飞前/着陆前
18、起飞
18.1主操纵
18.2简令(仪表飞行规则/目视飞行规则)
18.3减推力程序
18.4顺风、侧风
18.5复杂交叉着陆跑道起飞;着陆和等待运行程序(LAHSO)
18.6减噪音程序
18.7特殊离港程序
18.8飞行指引使用与否
18.9标准喊话
18.10机身表面是否无污染
18.11发动机失效
9
中断起飞、V1后继续起飞的操纵动作/标准喊话
18.12襟翼设置
正常
不正常
18.13起飞后立即转弯
19、爬升
19.1速度
19.2形态
19.3证实符合离港程序中爬升梯度的要求
20、巡航高度选择
速度/重量
21、位置报告/飞行员危险天气报告
22、紧急下降
23、等待程序和备降程序
24、正常下降
24.1计划起始下降点
24.2危险天气评估及简令
24.3减速板:使用与否
24.4襟翼/起落架使用
24.5结冰条件
24.6相对活动
25、近地警告系统(GPWS or TAWs)
机动脱离
26、TCAS活动
27、风切变
27.1避免可能遇到的风切变
10
27.2识别
27.3改出/机动脱离
28、进近原则
28.1首选精密进近
28.2稳定进近的标准
28.3导航设备的使用
28.4飞行管理系统/自动驾驶
使用和脱开时机
对稳定进近的限制
28.5无线电高度表的使用
28.6复飞;复飞计划
28.7在稳定进近下建立目视后着陆
29、各种进近类型,包括发动机失效
30、对每一种进近
30.1剖面
30.2着陆外形
30.3自动刹车、地面自动减速板待命的确认
30.4标准喊话
30.5程序
31、复飞/中止进近
31.1失去稳定进近条件
31.2程序
31.3标准喊话
31.4光洁形态的飞行剖面
32、着陆
32.1动作与喊话
11
32.2目视盘旋
32.3着陆条件
低能见
污染跑道
32.4侧风
32.5中止着陆
32.6副驾驶着陆后操纵的交接(单侧滑行操纵系统的飞机)
12
附件2
稳定进近的概念与术语
稳定进近是飞机安全进近和着陆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对运输类飞机来说更是如此。
稳定进近的特征是保持恒定俯仰角和下降率的进近剖面直到启始着陆动作。正常情况下稳定进近是最安全的剖面,但也不排除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其它特殊的进近剖面。
在仪表气象条件(IMC)下飞机距离跑道入口高度1000英尺时,目视气象条件(VMC) 下飞机距离跑道入口高度500英尺时应完成所有的简令和检查单,飞机应建立稳定进近,在此高度以下仍处于不稳定进近时,飞行机组应立即启始复飞程序。
当仪表气象条件(IMC)下飞机距离跑道入口处高度1000英尺(目视气象条件(VMC)下 500英尺)至着陆接地区满足了以下条件进近就是稳定的进近:
1、飞机在正确的航迹(注1)上。
2、飞机建立正常的着陆形态。
3、截获下滑道或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后,操纵飞机的飞行员仅需要正常的修正(注2)来保持正确的航迹和所需的下降剖面直至在接地区内着陆。
4、飞机速度在经批准的飞机飞行手册中规定的范围内。
5、下降率不大于1000英尺/分。如果预计下降率将大于1000英尺/分,应做一个特殊的进近简令。如果进近中遇到非预计并持续大于1000英尺/分的下降率,应执行复飞,条件允许下,做好特殊的进近简令后再尝试第二次进近。
6、推力调定适合于选择的着陆形态,并在允许的推力范围之内。 13
在没有垂直引导进近的情况下,飞行员可使用电子下滑道、显示在飞行员导航显示器上的由飞行管理计算机计算出的下降轨迹或其他电子引导方式。飞行机组应该考虑飞机动态和风的条件,对进近计划的实施情况予以特别关注。为了确保安全的垂直间隔和良好的情景意识,不操纵飞机的飞行员应在飞越公布的定位点和其他选择的定位点时及时报告高度;操纵飞机的飞行员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下降率。除特别情况外,维持恒定俯角和恒定下降率终止于接地点的下降剖面是最安全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机组标准操作程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