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对飞机进行了除冰/防冰工作后,如在预计的保持时间内起飞,应完成起飞前检查,确认飞机敏感表
3 2007-12-15
面的实际状况是否与预计的保持时间一致。除非飞机制造厂家的手册中另有规定,此检查可以由飞行机组在机舱内进行。
5.5.2对飞机进行了除冰/防冰工作后,如超过了预计的保持时间,在起飞前 5 分钟内应完成起飞前污染物检查,确认飞机敏感表面没有影响航空器起飞性能的污染物存在。此项检查可以由机组在机舱内进行,也可以由机组或者其他有资格的人员在机舱外部进行,但要根据具体的机型、照明状况、气象条件和型号合格证持有人规定的其他条件确定。
5.
5.3当上述检查发现任何超出起飞限制的情况后,可以在起飞前重新进行地面除冰 /防冰,或者等候至航空器状态符合局方规定的起飞条件。
5.
6 填写除冰防冰维修记录维护人员应在航线维修记录本中正确填写完成的相应工卡号,除冰防冰工作完成后,应在工卡上完整地
6
6.1.12 在除冰/防冰过程中不需在排放口安装堵塞。但不要将液压喷到排放口区域。
6.1.13 在施加除冰/防冰液时不要影响到起落架的润滑。没有足够的润滑,部件可能无法正常作动。
6.1.14 喷枪的压力在25平方英寸上不要使用超过10PSI。除冰 /防冰液不要垂直喷射在飞机表面上。
6.1.15 确保在除冰和/或除雪的过程中,没有将冰雪推入飞行操纵面的周围区域。
4 2007-12-15
6.
1.16在关门前应扫除门和哥特棒周围的所有冰雪。
6.
1.17如果不需要,不要打开货舱门。在将货物装至飞机上之前应扫除其上的冰雪。在起飞关舱门前,将防冰液置于以下区域:释压门、下门槛、门的底部。
6.
1.18对涡流发生器附近的机翼和尾翼表面除冰时要小心,否则会损坏涡流发生器。
6.
1.19在机翼和安定面上喷除冰液时其喷射方向应从前缘至后缘、外侧至内侧。
6.
1.20应按照下列方法使安定面配平-机头完全朝下:
a)将安定面置于
APL NOSE DOWN 极限位,以防止除冰 /防冰液进入安定面配平板孔内;
b)将飞机电配平到
APL NOSE DOWN极限,继续用人工配平到 APL NOSE DOWN极限。
6.
1.21对于机身有灯和天线的区域除冰时要小心,如果不小心可能损坏设备。
6.
1.22发动机和APU:
a)在对飞机除冰或防冰时,如下保护机轮和刹车不被液体污染:
1
)不要将除冰或防冰液直接喷到机轮和刹车上;
2
)如果可行,则在机轮和刹车处使用合适的盖板;
3
)如果可行,设置停留刹车以减少污染刹车摩擦面的可能,如果最后一次刹车设置后,机轮没有转动,就不需重新设置刹车。
b)在机轮和刹车处人工除冰雪,可以使用热的吹风机。
6.
1.24航空器制造厂家的手册中另有规定时,还应当遵循其规定。
7除冰/防冰工具设备的使用
除冰/防冰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应符合下述规定:
7.1.1除冰
/防冰应使用除冰车、防冰车、拖把、鬃刷、鬃扫把或热气源等工具、设备,不能使用硬的或尖锐的可能造成飞机表面损伤的工具、设备。
7.1.2除冰
/防冰液的喷洒应使用能够满足除冰/防冰液使用要求(如加热和温度控制要求等)的专用设备进行。
9.
1.2采用民用航空器维修行业标准 MH/T3011.19-2006《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液的使用》推荐的数据,保持时间详见附录。也接受飞机制造厂家手册规定的数据以及除冰 /防冰液制造厂家说明书规定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