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时间:2011-09-22 10:38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4.2 系统分类
二次雷达监视系统一般分为常规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和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4.3 一般要求
4.3.1 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应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航空电信》第四卷第二版(1998 年7 月)的技术要求。
4 .3. 2 组成系统的设备(天馈系统和维护显示器除外)应采用双机配置,能自动切换。设备应能 24 h 连续工作。
4.3.3 组成系统的设备应采用全固态器件和集成电路,并应有相应的正常与故障监视指示。
4.3.4 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单信道设备配置的条件下,MTBF 应大于1500 小时;双信道配置的条件下,MTBCF 应大于20000 小时。
室内设备的MTTR 应小于0.5 小时,室外设备的MTTR 应小于2 小时。
4.3.5 环境条件
4.3.5.1 室内设备运行的环境要求
室内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正常运行:
a)工作温度: 0℃~+40℃;
b)相对湿度:90%。
4.3.5.2 室内设备存储的环境要求
a)存储温度:-10C~+50℃;
b)相对湿度:90%。
4.3.5.3 室外设备环境要求
a)环境温度:-55℃~+70℃;
b)相对湿度:5%~100%。
4.3.5.4 室内、外设备应满足在海拔2500 m 的地区工作。
4.4 性能要求
4.4.1 最大仪表作用距离
常规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不低于 370 km(约 200 n mile);
单脉冲体制空管二次监视雷达不低于 460km(约 250 n mile)。
4.4.2 最小作用距离
在所有方位上,高度角在 0.5°~50°时不应大于 I km(约 0.5 n mile)。
4.4.3 距离参数
距离分辨力不应大于 75 m,测距精度不应大于 29 m(不包含应答机应答延时引入的测距误差),距离鉴别力不应大于 18 m。
4.4.4 方位参数
方位分辨力不应大于0.6°(条件为模式A 和模式C 交替),测角精度不应大于0.05°,方位角鉴别力不应大于0.022°。
4.4.5 系统应答解码有效性
模式A 代码有效性应大于98%;
模式C 代码有效性应大于97%。
4.4.6 目标处理能力
转速在 15 r/min 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天线每转一周能处理400 批~600 批目标(均匀分布);
b)在11.25°扇区内能处理64 批目标(均匀分布)。
4.4.7 系统处理延时
二次雷达系统对应答的解码和相关处理(包括点迹相关和航迹相关)后的目标数据输出延时最大不超过0.6 秒。
4.4.8 航迹综合能力
转速在15r/min 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天线每转一周可以处理一、二次雷达配对航迹512 批;
b)在11.25°扇区内能够处理一、二次雷达配对航迹64 批。
4.4.9 抗干扰能力
系统应具备以下抗干扰能力:
a)抑制询问天线旁瓣从任何方向收到的异步干扰的能力。在最恶劣的异步干扰
的条件下(10000 次/秒),不应丢失目标报告,每次扫描(360o)产生的虚假目标报
告不超过一个;
b)抑制询问天线主瓣接收到的反射假目标的能力;
c)抑制假框架目标的能力。
4.5 询问和应答的编码格式
4.5.1 模式A/C 询问编码格式
模式A/C 询问编码采用三脉冲体制(见图4)。脉冲P1 和P2 之间的间隔为2μs±0.15μs。
4.5.1.1 模式A/C 询问编码脉冲参数
模式A/C 询问编码脉冲P1、P2 和P3 应满足下述要求:
a)脉冲宽度应为 0.8μs±0.1μs;
b)脉冲上升时间应为 0.05μs~0. lμs 之间;
c)脉冲下降时间应为0.05μs~0.2μs 之间。
4.5.1.2 模式A/C 询问模式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设备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