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公司 >

时间:2011-10-31 09:49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记者王烨捷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青年交流化解不必要的“误会”

 

  曾几何时,航空公司、空管站、机场三方工作人员之间有很多“解不开”的误会。

 

  空管站的工作人员不能理解,为什么航空公司方面总是在自己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还不停地打电话来催问航空管制的原因;航班机组人员则不能理解,为什么空管站说管制就管制,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机场员工对航空公司不能及时离开机场不理解,为什么飞机故障要拖上好几个小时还不派新飞机来接走乘客。

 

  自从三方团委组织了“三员交流”活动,三方青年员工在团组织搭建的平台上互相交流,各种误会被一一化解。误会化解的同时,青年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团组织也履行了为青年服务的职能。

 

  空管站的管制员朱伟早就对“航空管制”见怪不怪了,“这是很正常的管制,晚点半小时也没什么大影响”。但在一次应邀到厦航航班上进行“航线实习”之后,他走进了飞机驾驶舱,“晚点真是挺难受的,乘务员一次次来向机长反映乘客们的抱怨。”

 

  通常情况下,飞行员、乘务员、机场工作人员处于直面乘客的第一线,而管制员则很少面对乘客,“看了他们的实际情况,才知道他们其实挺不容易的”。

 

  机场运行指挥员林双枝曾应邀到厦航运控中心走了一遭。过去因飞机故障导致乘客滞留,林双枝往往埋怨航空公司,“你们有七八十架飞机,随便派一架来先把乘客带走不行吗?”那次在厦门航空公司运控中心,他第一次见识到额外协调一架飞机的难度,“很麻烦的。他要先找机场有没有备份运力,再看新的运力设备能不能飞故障航线,还要查‘定检计划’,万一飞机飞出去了,不能在抵达地完成定检,就飞不回来了。”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航班误点并非治不好的“顽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