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空管资料 >

时间:2011-09-24 14:03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编 号:MD-TM-2005-002
部门代号:TM
日 期:2005 年4 月15 日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规程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规程》已经2005 年4 月11 日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局
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OO 五年四月十五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3
第二章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的确定.................................... 3
第三章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图的制作.................................. 5
第四章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图的批准.................................. 6
第五章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图的使用.................................. 7
第六章 管制员培训................................................ 7
第七章 附 则.................................................... 8
附件一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图绘制流程................................ 9
附件二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障碍物资料表及填写要求................... 11
关于《最低雷达引导高度规程》的说明............................... 13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最低雷达引导高度的划设及使用,根据《民用航空使用空域办
法》(CCAR-71TM)附件四第二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在由我国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的雷达引导区域内,最低雷达
引导高度的划设和使用活动。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以及制作、审核和使用最低雷达引导高度的民用航空
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 本规程所述的最低雷达引导高度,是指空中交通管制员实施雷达引导航
空器运行的最低高度,但是不包括精密进近雷达进近程序所规定的最低高度。
第四条 确定雷达引导区域和最低雷达引导高度,应当考虑下列基本因素:
(一)雷达和通信覆盖;
(二)空域使用限制;
(三)地形和空域环境。
第二章 最低雷达引导高度的确定
第五条 雷达引导区域应当在实施雷达管制的空域范围内划设,以便规定空中交
通管制员实施雷达引导的范围。
第六条 雷达引导区域内的某些障碍物使得最低雷达引导高度过高,难以实施雷
达引导的,应当确定为隔离障碍物。隔离障碍物可以按照下列要求排除到雷达引导区域之外:
(一) 在进近管制空域内,隔离障碍物距离雷达天线小于50 千米时,以该障碍
物为圆心,以6 千米为半径的缓冲区将障碍物分离,隔离障碍物距离雷达天线大于或者等于50 千米时,以该障碍物为圆心,以10 千米为半径的缓冲区将障碍物分离;
采用多部雷达融合数据的,隔离障碍物距离任意一部雷达天线小于50 千米时,以该障碍物为圆心,以6 千米为半径的缓冲区将障碍物分离,隔离障碍物距离所有雷达天线大于或者等于50 千米时,以该障碍物为圆心,以10 千米为半径的缓冲区将障碍物分离。
(二) 在区域管制空域内,以隔离障碍物为圆心,10 千米为半径的缓冲区将障
碍物分离。对于等高线障碍物(地形障碍物),应当按照上述规定确定等高线上每点缓冲圆的半径,并用这些缓冲圆的包络线所围成的缓冲区将等高线障碍物分离。
第七条 根据雷达引导区域内障碍物的分布和标高,雷达引导区域可以划分为若
干个雷达引导扇区。确定雷达引导扇区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 航空器机动飞行对区域范围的需要;
(二) 障碍物对飞行的影响;
(三) 空中交通的分布;
(四) 简单和安全地实施雷达引导的需要;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最低雷达引导高度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