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由 Messerschmitt、Heinkel 和 Bolkow 合组的 EWR(Entwicklungsrin)提出的,采用倾转喷气和巡航喷
气发动机相结合的混合方案,采用翼尖倾转升力-巡航发动机加座舱后机身内的专用升力发动机。从实现垂
直起落的角度来说,VJ-101 的设计是成功的,也能够达到超音速,但 VJ-101 遇到后来喷气式垂直起落飞
机共有的问题:炽热的喷气在地面反弹,然后被发动机重新吸入,极大地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炽热
喷流对地面的烧蚀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同时,垂直起落耗油极大,对载弹和航程的影响太大,以至于“鹞”
式战斗机的前身“鹰”式(Kestrel)被戏称除了飞行员外,只能载一包香烟,航程只够绕小城飞一圈。VJ-101
也有同样的航程问题。很快,VJ-101 的飞行员们就发现,短短的滑跑可以极大地缓解炽热喷流回吸(hot
exhaust re-ingestion)问题,同时减轻对地面的烧蚀,也大大增加了载弹和航程。然而,垂直起落的要
旋翼飞行原理
第82 页(134)
求对战斗机的性能影响还是太大,VJ-101 不足以对付性能日益增高的苏联战斗机。分散部署在事实上也证
明不实际,分散部署远远不是能够在林中空地垂直起落那么简单,分散的地勤和指挥体系没法保证高烈度
条件下的作战节奏,北约空军的战略思想由分散部署的低性能战斗机转向集中部署高性能战斗机,由机场
的钢筋混凝土加强掩蔽部保护,增加生存力,VJ-101 下马了。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g&Y#t.n)d
Heinkel He 231 的翼尖倾转升力-巡航发动机是 VJ-101 的翼尖发动机的灵感的来源
旋翼飞行原理
第83 页(134)
Messerschmitt P 1227 方案,比较循规蹈矩,图中横七竖八的管道是升力-巡航发动机尾喷管中断引出的
向下的推力偏转喷管,由关闭尾喷管产生升力
旋翼飞行原理
第84 页(134)
采用 4 台升力-巡航发动机加一台升力发动机
VJ-101 是 He 231 和 P1227 的结合,和 F-104 有几分相似。本来嘛,VJ-101 就是取代 F-104 的 / 每
侧翼尖有两个一组的升力-巡航发动机
翼尖发动机倾转,就可以实现垂直起落 / 德国空军对 VJ-101 的垂直起落能力寄予极大的希望,意图实现
分散部署,极大地增加作战弹性,减低对容易遭到集中打击的机场的依赖
旋翼飞行原理
第85 页(134)
光靠翼尖的升力发动机还不够,还有座舱后的专用升力发动机帮忙 / VJ-101 完成了很多次垂直起落、悬
停到平飞的转换
VJ-101 也是德国航空工业凤凰涅磐的希望,但这个希望最终没有实现
VJ-101 下马后,为了大幅度提高垂直起落战斗机的性能,EWR 在美国、北约和德国的资助下,转入“先
进垂直攻击机”(Advanced Vertical Strike,简称 AVS)的研究。为了避免升力发动机对气动外形的影
响,AVS 别出心裁地将升力发动机装在可伸缩的支架上,在垂直起落时伸出去,减轻反射喷流对机身的烧
蚀。机身背部的进气道可以缓解高温喷气回吸的问题,但可能带来大过载机动时进气道气流畸变的问题,
限制机动能力。后机身的升力-巡航发动机采用推力转向喷管,减少死重。AVS 还采用 70 年代时髦的可变
后略翼技术,意图极大地提高性能。但这样集中地采用高风险、高重量的技术,最后无疾而终并不奇怪。
AVS 也下马后,德国最后和英国、意大利一起,转入“多任务作战飞机”(Multi-Role Combat Aircraft,
简称 MRCA),这就是后来的“狂风”战斗轰炸机。
旋翼飞行原理
第86 页(134)
VJ-101 下马后,EWR 继续研究新的垂直起落战斗机方案,多采用背部进气道。这不是出于现在的隐身考虑,
而是让开地方,为升力发动机腾地方,同时缓解下洗喷气回流吸入发动机的问题
美国海军对 AVS(Advanced Vertical Strike)也一度很有兴趣 / AVS 垂直起落时的情景
旋翼飞行原理
第87 页(134)
AVS 的三视图,可以看到 AVS 不光垂直起落,还具有可变后略翼,其重量可想而知
翼尖倾转的升力-巡航发动机不是 Heinkel 的专利,美国的贝尔在同期也在研制 XF-109(也称 D-188),
同样采用两两一组的翼尖倾转的升力-巡航发动机,在座舱后另有两台专用的升力发动机,特别的地方是,
在机尾另有两台专用的巡航发动机,全机共有 8 台通用电气的 J85 涡喷发动机,其中翼尖和机尾的 6 台
有加力。这是和 F-5 战斗机上相同的发动机,而不是专用的升力发动机。XF-109 只达到全尺寸模型阶段
就下马了,那么多发动机的成本、维修和可靠性都是问题。
旋翼飞行原理
第88 页(134)
美国空军本来准备将 XF-109 作为 F-104 的后继,两者都有几分相像
XF-109 全尺寸模型
旋翼飞行原理
第89 页(134)
西德“全垂直起落化空军”计划中的运输机部分由多尼尔 Do.31 完成。Do.31 采用翼尖升力发动机和
翼下升力-巡航发动机。为了可靠性,翼尖的升力发动机组达到每侧 4 台之多,翼下发动机可以推力转向,
增加垂直起落时的升力,并在巡航时提供推力。Do.31 完成了大量的试飞科目,但在试飞中发现油耗惊人
的问题。同时,垂直起落时,噪音非常惊人。翼尖巨大的升力发动机舱也在巡航时引起很大的阻力,作为
战术运输机,并不实用。随着北约战略从大规模核报复向灵活反应转变,空军对垂直起落的要求大大降低,
Do.31 也随之下马。
多尼尔在战后专注于垂直/短距起落运输机,这是采用翼尖升力发动机加翼下升力-巡航发动机的 Do.31,
本来要作为西德空军的主要战术运输机,和 VC-101、VAK-191 一起,构成一个“全垂直/短距起落化”的
西德空军
旋翼飞行原理
第90 页(134)
Do.31 在悬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升力发动机门都打开了
Do.31 在平飞中,可以看到,巨大的翼尖升力发动机舱形成很大的巡航阻力 / Do.31 已经远远超过方案阶
段,多尼尔制成两架原形机
翼尖升力发动机的好处是不占用机内体积 / 翼下升力-巡航发动机的细节
旋翼飞行原理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旋翼飞行原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