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飞行资料 >

时间:2010-10-21 11:52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落著称 / 在美国,美航(American Airlines)也对把布雷盖 941 用于市中心机场到市中心机场的中短途
航线很感兴趣
麦道 YC-15 用“喷气襟翼”增升,说白了,就是用特大号的襟翼,有发动机喷气流对着直接吹,产生向下
的偏转,达到增升 / YC-15 和波音的 YC-14 一起,竞争取代 C-130 的“先进中型短距起落运输机”
(Advanced Medium Short Take off and Landing Transport,简称 AMST)计划
旋翼飞行原理
第64 页(134)
这里容易看到特大襟翼打开时的情景。AMST 计划最后取消了,YC-14 和 YC-15 都没有投产,但YC-15 的
喷气襟翼技术日后用到 C-17 上
从前机轮离地的角度,就可以对 YC-15 短距起飞的能力有所领略 / YC-15 的升力襟翼在 C-17 上开花结
果了,C-17 也可以用特大号的襟翼实现短距起落,不过考虑到 C-17 造价不菲,C-17 用于前线野战机场
的机会恐怕不多
旋翼飞行原理
第65 页(134)
C-17 也可以玩“吸水”的把戏
推力偏转可以实现垂直起落,但很费劲,难怪 YC-15、C-17 只用推力偏转实现短距起落而不是垂直起
落,一个是空军的要求降低了,最主要的还是垂直起落比短距起落难好几个数量级。但垂直起落毕竟是航
空人孜孜以求的。最彻底的推力偏转莫过于把发动机直接对着地面,但水平飞行的时候,发动机还是要水
平才是,那何不打破飞机水平起飞的常规,让飞机竖立起来,尾巴坐在地上垂直起飞,起飞后再改平呢?
由于起飞、着陆时飞机都是机尾冲地,所以称为“坐地”式(tail sitter)。以 FW 190 战斗机出名的
Focke-Wulf 在二战后期众多的秘密武器研究计划中,就有一个 tail sitter 的方案 Triebflugel,用冲
压式发动机驱动三叶宽弦大弯度刚性旋翼,旋翼和机身通过滑环连接。从道理上讲,这样的战斗机没有理
由为什么不能升空,尽管有很多技术细节的问题,诸如滑环的可靠性问题。如果战争再晚几年结束,没准
Triebflugel 真能服役。实际性能不说,那挥舞的机翼像耍把式的恶汉,没准就把敌人给吓着了。战后,
根据战时的经验,美国海军对减少对护航航母的依赖,在民船上分散部署可以垂直起落的护航战斗机很感
兴趣,tail sitter 在技术上的风险最小,成为首选。洛克希德和康维尔分别推出 XFV-1 和 XFY-1。两者
都用巨大的机头同轴反转螺旋桨驱动,用下洗气流作用下的机翼上的气动控制面控制垂直起落和平飞阶段
的飞行。试飞结果表明,垂直起飞和向平飞的转换十分容易,但着陆是一个大难题。着陆时,由于剩余的
前进速度,飞机不光头朝上,还稍有一点尾冲前的姿态,由于飞行员是仰面朝天的姿态,习惯的参照物像
地平线、地标等全都看不见,对估计飞机在下降过程中的前进速度、下降速度、高度、位置都带来极大的
困难。Tail sitter 在经过初期的乐观后,很快消失了。Tail sitter 的主要问题是着陆时飞行员的控制
问题,但无人机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波音在近年重又捡起 tail sitter 的概念,用于 Heliwing 无人机
上,现在仍在接受军方的评估。
旋翼飞行原理
第66 页(134)
德国人疯狂起来真是吃不消,这不是哈德分子的狂想,而是 Focke-Wulf Triebflugel 的设计方案,如果
战争再延长几年,没准会投入战斗的。这样用机翼作旋翼,在道理上是可行的,不过和机身相连的滑环要
求很高 / 这样挥舞着机翼迎击敌人,像飞舞着巨锤的妖怪,心理脆弱一点的敌人,还不掉头就逃?
战后,Focke-Wulf 没有放弃 tail sitter 的概念,这是喷气式 FW 860 tail sitter 的方案 / 在地面中
奇怪的支架支撑
旋翼飞行原理
第67 页(134)
起飞时,可以先短滑跑,然后支架把飞机猛地竖起来(这就是图中的 erection,不要有联想哦!),然后
像 tail sitter 一样垂直起飞,着陆时顺序反过来
洛克希德 XFV-1 / 康维尔 XFY-1 Pogo
旋翼飞行原理
第68 页(134)
康维尔 XFY-1 在平飞中
进入喷气时代了,Tail Sitter 也要与时俱进,Ryan 研制了用喷气发动机的 X-13 / Vertijet 也可以从
倾斜导轨上起飞
Tail sitter 作为有人驾驶战斗机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概念了,但用于无人机,还是不错的,波音的 Heliwing
就是一个例子
旋翼飞行原理
第69 页(134)
Tail sitter 不光在美国引起很大的兴趣,在法国同样得到很大的重视。SNECMA 是制造航空发动机的,
但 SNECMA 在 50-60 年代也卷入了对垂直起落飞机的研究,推出 Coleoptere 系列的 tail sitter 研究
机。Coleoptere 和美国海军的 tail sitter 还不同,不光采用喷气发动机,还采用了罕见的环形翼
(annular wing)。环形翼可以看作圆整后的上下双翼,而且上下双翼之间还用翼梢小翼连接起来。在同
样翼展情况下,环形翼可以产生比水平翼更高的升力。环形翼没有横滚稳定性的问题,滚到哪个角度对机
翼都是一样的,尽管机舱里的人可能已经颠三倒四了。当然,环形翼在气动分析和制造上比较麻烦,用于
水平起飞时,前起落架必须出奇地高,但用于 tail sitter,这就不成问题。SNACMA 的 Coleoptere 发展
到 C450,这时 tail sitter 的着陆困难问题已经很显眼,法国空军的作战要求也已经改变,仅仅能作垂
直起落不再足够,tail sitter 和常规战斗机的性能相差甚远,法国空军的兴趣也挥发了。
法国对 Tail Sitter 的概念很感兴趣,SNECMA 设计了这个采用奇特的环形翼的 C450 Coleoptere 研究机
/ C450 在起飞
旋翼飞行原理
第70 页(134)
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形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翼梢小翼走向了极端,或者说双翼机的双翼用
圆环完整地连到一起
法国对 Tail Sitter 是很认真的,曾考虑过采用 Tail Sitter 概念的 JCM88 战斗机
采用各种增升手段实现垂直起落,在理论上效率可以比直接喷气产生更大的升力,但在实用中问题多
多,常常不能实现理论上的优越性。相反,直接用喷气发动机产生升力,既不取巧,也不用担心理论和实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旋翼飞行原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