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由民航局与河南省共同编制,是民航局针对一个具体机场编制的首个货运枢纽战略规划。该规划是指导郑州机场建设的顶层设计,主要阐明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未来一段时期建设和发展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指导性文件。
民航枢纽战略是我国发展民航强国的重要工作和抓手,其中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编制是其中之一,正因为如此,中国民航局组织了计划司、财务司、国际司、运输司、机场司、空管办等司局及民航规划研究机构,会同河南省发改委、铁路、海关、国检等单位共同编制。
郑州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来航空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公铁空海多式联运的立体、综合、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大流通、大物流、大产业格局正在形成,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成效明显。
2010年至2017年,郑州机场的货运业务年均增速全国第一。2017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在全球居第53位。在中部地区,郑州机场已经确立了货运优势地位。
编制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对于提升河南内陆开放水平、打造机场综合枢纽、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支撑民航强国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综合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强化国家战略支撑,提升内陆开放水平,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河南省将建成更具影响的“三个高地”,实现更高层次的“三大提升”,努力成为更高质量的经济强省,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对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意义重大。本规划是未来一段时期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规划期为2018-2035年。
一、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必要性
(一)提升内陆开放水平,构建开放经济新高地
新时代我国将着力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不沿边、不靠海,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打造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络,有利于带动河南省产业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将更好地支撑和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实验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加快形成内陆开放高地,促进我国建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二)优化航空货运供给,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攻关期。航空货运与其他方式相比,在带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促进中高端消费发展等方面作用更加突出。建设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提高航空货运物流服务效率,加快我国航空货运服务的优质增量供给,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运输服务新需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推进河南省形成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的新局面,促进河南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高成长服务业强省和网络经济强省。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