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军用航空 >

时间:2017-10-19 13:48来源:兵剑论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二代喷气机以后的各类主战飞机,大部分都有超过2.0马赫的最高飞行速度指标,但是这个指标,都是在10000米以上的高度飞出来的极限高速度。而不是在3000米以下,最稠密的低层大气,飞出来的速度。若非万不得已,在6000米以下的中低空,战机是尽量不做超音速飞行的,因为非常危险!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个常识,在大气层内,音速的数字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常说音速是340米每秒,这是在海平面高度,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测量出来的音速值。而到了万米以上高空,音速将下降到300米每秒左右。因此在万米高空飞出的2马赫以上速度的绝对值,比在海平面高度飞出来的2倍音速的绝对值,低了不少。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那些苏27、米格29、F15、F14、F22等三代和四代战机所谓的2马赫以上的极限速度,其实都是在万米以上高空飞出来的。一旦到了3000米以下,甚至接近海平面,他们能飞出的最大速度值是多少?

基本不超过李中华驾驶歼十飞出来的每小时1453千米的最大表速!大部分机型的最大低空表速,其实比这个速度要低。米格29、F16等机型,低空最大表速连1380都不到,有的干脆不敢低空超音速。很少有载人的飞行器敢在海平面高度,达到1500千米每小时的极限。想超过这个极限的飞机会怎么样?当场崩溃解体,机毁人亡!


 

(三)
在3000米以下的低空,敢飞出1.2马赫以上甚至到3马赫的飞行物,有穿甲弹和超音速导弹这类不载人的物体。他们都是结构紧凑,翅膀窄小的,都是为了减少稠密大气的巨大阻力。

“低空大表速”,要求试飞员在飞机不解体的前提下,在低空飞出战机设计指标所能达到的最大逼近值,是各类战斗机试飞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最危险的试飞科目。

3000米以下低空空气稠密,氧气含量高,发动机推力最强劲。当飞机飞行速度越快,迎面而来的高速气流就会像越来越锋利的钢刀“切削”飞机的外壳。如果飞机强度不够,外蒙皮会被撬起,各翼面被压变形。这种极限飞行,检验的是飞机结构的极限强度。


 

飞“低空大表速”,接近或者突破音速时,飞机会出现越来越猛烈的颤振,机体的各个部件,包括机身、机翼、尾翼、平尾,垂尾都在抖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把飞机表面部件甚至整个翼面都抖掉,一旦超过极限,会把飞机整个瞬间震散,使飞机空中解体!在二战后,人类战机突破音速,美苏战机在试飞低空大表速过程当中,多次出现飞机解体的状况,结果都是机毁人亡,可见这个科目的危险性之大!
 
低空飞超音速,除了飞机本身可能会空中解体或损坏外,对飞行员身体的损害也很大。飞机在强烈颤振的过程中,会抖得飞行员瞬间失去知觉!外军曾经有过试飞员飞低空大表速产生大过载,眼球被震出眼眶的惨痛教训。

明知这个试飞科目如此危险,为何还要试飞员拼命去试验?因为这是保证战斗机极限性能的需要。试飞员冒险试飞,就是为了保证战机定型后,在训练和作战中,避免其他飞行员盲目进入超过设计极限的低空超音速状态,导致空中解体或人机损伤。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空军强国的主力战斗机,绝大多数还是靠螺旋桨推进。这种推进方式,即使在高空,也很难超过800千米每小时的极限高速。但是有的飞行员喜欢俯冲轰炸。螺旋桨战机在俯冲时,也会出现超过平飞极限的速度,甚至一度接近音速。这时飞机会出现强烈颤振,有个别当场空中解体。当时的人们一度认为,音速是不可以突破的,一旦接近音速,飞机在空中就会“撞墙”一样的当场粉碎性解体!
但在二战后的1950年代,人类就实现了首次超音速飞行。最早的超音速飞机是无人驾驶的。一旦突破了这个关口,超音速在高空飞行中就已经是“家常便饭”,米格19、F104等早期主流喷气战机,都可以在高空轻松超音速。

随着喷气式战机推力的越来越大。一旦战机进入俯冲状态,或者低空大油门突防,仍然会出现解体的事故。而且战机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阶段,会做各种俯冲和超极限动作,忽视飞机低空高速下出现的剧烈颤振,这会导致还没消灭敌人,自己就空中散架了。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超音速试飞有多危险: 空气如刀削机壳, 眼球被震出眼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