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12-02-21 00:15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记者陈嘉佳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王志刚认为,薪酬是员工劳动的正常回报,类似于农夫手中的农药,多了或少了都不行。给少了,员工就会很生气,会怠工;如果给多了,员工虽然一时满意,会暂时提高工作效率。但员工习以为常后,高薪水就不再有激励效果。而且,如果仅仅是让某一个人拥有高薪水,那么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其他人反而会因不满而“生病”、怠工,这对整个团队的影响非常大。

 

  何飞鹏把偶发性的奖励比喻成多多益善的“化肥”。但笔者认为,一些奖励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农药”。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某机场的绩效奖励方法,就类似于农夫使用农药不当,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在该机场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下,航班延误能给某些部门领导带来现实利益,却使航班延误时在一线加班加点、通霄达旦工作的员工,感受到不公平,受到了伤害。

 

  本来,一个部门的工作有突出之处,单位奖励部门领导也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忽视了一线员工。若对某一工作的奖励全部进了领导的口袋,就会影响一线员工的积极性。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长此下去,一线员工如果不能享受到自身努力所带来的绩效成果,必将产生种种消极情绪。比如,年终奖刚发完,有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不如从前;某项工作经过阶段性的表彰后,推进难度反而增大;有些员工甘冒扣薪、下岗的风险,漠视安全规章或服务要求,出工不出力。这些消极情况会影响到团队的执行力,最终损害的是部门,甚至是整个机场的安全和服务水平。

 

  有研究发现,在我国企业内部,员工在薪酬的差别与薪酬水平之间,更关心薪酬的差别。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民航的安全和顺畅需要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的共同努力。要想发挥奖励政策的积极作用,各单位就必须将奖励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结合起来,让员工享受到努力的成果。

 

  前文提到的机场,如果在奖励部门领导的同时,对从事相应具体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将奖励发放到部门,由部门领导去合理分配。那么,员工就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就会把安全和服务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达到“双赢”的目的。科学合理的使用,才能将奖励从可能带来消极作用的“农药”,转化为有积极作用的“肥料”。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春运过后民航现低潮期 应对淡季需未雨绸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