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波音人士称,在波音的飞机销售中除了政府关系、客户关系外,还有一种需要特殊处理的关系:内部的部门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盘根错节的利益,让波音在管理上内耗不菲。
而与此同时,空客则倾向于授权给一线的销售团队。“当我提出一个销售价格时,波音的反映是请示总部,而空客则可以当场拍板。”一位曾经与二者进行购机谈判的民营航空总裁告诉记者。
事实上,波音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于2011年空降了马爱伦(MarcAllen)为波音中国总裁,负责中国市场的各项事务。“可以说,它缩短了波音管理响应的速度,提高了中国团队的竞争力。”上述波音人士如此形容。
不过上述波音人士却对2012年充满信心。“从2011年的竞争来看,宽体飞机中波音战略有很大优势,我们的波音777飞机创下单年订单200架的新纪录。”
上述人士指出,在宽体飞机这一领域,空客A340宣布停产,而巨无霸A380的市场也几近饱和,未来双通道飞机领域波音有望“一统天下”。
然而,决定订单大赛最终霸主的因素远远不是一个机型那么简单。
“可以说在波音与空客的角力中,中国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因素。”上述分析人士称,从以往经验来看,二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将对全球成绩起到影响作用。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客波音全球擂台博弈 2011“微平衡”骤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