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2-04-12 12:48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记者梁永军、冯智君报道: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欧美多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航空业也受到了冲击。3月初,欧美飞机制造商撤回了俄方租用的飞机,并停止了维护,停止了订座等系统服务,导致俄方大约80%的民用飞机闲置在机库中。

  事件发生后,在国内民航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在当前国内外客机市场双寡头垄断格局下,一旦陷入困境将怎样破局?如何避免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

  中宇航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晓东说:“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核心系统能做到自主可控,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国家经济运行信息安全和航空运行安全可靠。”

 

20.jpg

 

  自主可控研发核心系统势在必行

  计算机飞行计划是民航航班、通航、公务机、无人机每次飞行必备飞行资料。根据民航当局的标准和公司政策、飞机性能、高空地面气象预测、航行情报限制信息、业载等信息,计算机飞行计划引擎,计算规划最优航路,选择出符合安全标准的最优备降场、最佳巡航高度层,计算出包含飞行时间、所需要地油量,优化、精确、有效、可靠的计算机飞行计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排放,最大限度发挥飞机的性能,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保障飞行安全、高效运行和效益的核心一环。

  当前,所有民用航空使用的核心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都处于被欧美垄断状态,我国民航发展40多年,安全、优化、准确的自动优化的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能力建设仍然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缺乏标准、完整的全球实时数据和保密的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我国航空公司计算机飞行计划基本依赖外商制作完成,除了每年支付几亿的费用以外,也给我国的航空安全甚至重要航班、国防安全、航班数据、物流量、旅客流量和流向、国家经济运行数据安全造成了一定隐患。同时,随时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不利于行业技术创新。此外,由于飞行计划计算服务器和部分数据库都部署在国外,在重大事件需要隔绝外部网络时,系统和数据将无法访问,导致航空公司运行安全风险激增、航班和旅客大面积延误甚至导致运行瘫痪。

  一直以来,从国家层面到行业层面,从政府到企业都希望核心系统能掌握主动权。但因飞行计划产品涉及算法复杂、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巨大,该技术长期被欧美垄断、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统到目前为止尚未能有效突破。

  当前,我国民航正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智慧民航建设作为“十四五”民航发展主线正全力推进。为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的出行需求,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跌宕起伏、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民航自主研发核心运行领域的应用系统,既做到等效备份,并行运行,最终实现自主可控,又符合国际民航标准的数据交换准则、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核心数据和重要航班的保密性、避免在国防安全领域被“卡脖子”的行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9.jpg

 

  “中宇方案”破解“卡脖子”难题

  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作为一家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中宇航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保证航空生产安全的同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直面民航转型蹚新路的迫切需要,主动回应国产化替代的时代之问。

  有多年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经验的田晓东深知,计算机飞行计划是安全运行的命脉,绝对不能把主动权拱手相让,于是他一头扎进了计算机飞行计划系统攻关研发。

  “系统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同时承担巨大的风险。过去5年多的时间,公司营收几乎全投入到系统研发中,同时组建了一支熟悉民航生产运行业务的IT研发团队,对标国际一流,日夜奋战、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田晓东告诉记者,尽管受到疫情冲击、技术封锁、资金紧张、市场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做出符合我国民航发展的、基于云计算、运行大数据、微服务理念的高度标准化、高度自动化、高度集成的飞行计划系统,推动行业实现自主可控,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五年一磨剑,“利刃”已出鞘。2021年7月,中宇航信飞行计划系统EasyGo第一版正式亮相。产品好不好,实操来说话!记者尝试打开系统,选择日期,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勾选飞机型号,输入业载信息等参数,仅3秒即从成百上千条航路中选择出最佳路线。系统通过评估上百万个数据点各高度层,不仅可以提供最佳飞行航路和高度,还能给出最优的燃油计划。此外,该系统集成了全球气象数据、航行导航数据、飞机性能和北斗和GPS维护数据、障碍物数据,能有效避开限制危险区域和危险天气,并且自动生成最大起飞重量、最大业载能力、领航计划报收电地址、燃油费和飞越航路费、起降费等直接成本、RAIM预测、二氧化碳排放量、飞行剖面、航线分析报告、特殊机场航线手册等,同时与EFB电子飞行包、空地通讯、飞行跟踪、配载平衡、机组管理、动态管理、机务维修系统做了无缝隙集成。

  当前,飞行计划系统通过不断打磨、迭代、完善、优化升级,在民航局飞标司、机场司、民航局空管局情报中心、中南空管局和国家气象局、广州科工信局、华为云计算服务中心、北斗星通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形成了基于运行大数据、公有云或私有云计算、移动平台,构建起可复制可推广的基于“SAAS架构飞行计划服务”解决方案。公司已经与12家国内外航空公司签署备份协议,航空公司做了数据对接,累积完成近200多万份备份和主用真实场景下的飞行计划服务。与欧美主流系统实时对比,从对比结果看,中宇航信产品计算速度更优,准确性稳定性与外商持平,在国内气象、情报数据的完整性、在国内航线的计算上准确性、系统的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甚至高于外商产品。此外,系统从数据和计算服务器的部署,到公用数据准备和维护,到输入全部国产化,做到高度保密。为保障国家特殊航班、撤侨、保密任务、国产飞机试飞等飞行计划,中宇航信还专门研发了完全独立、集成的单机CS版本飞行计划系统。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宇航信: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