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2-03-17 15:41来源:cca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四、评估总结与工作建议
  (一)评估总结
  综上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在创新指向度方面,航空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总体创新指向度为77.5%,且呈现较强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特征。在创新响应度方面,改革任务与措施对创新需求的响应程度均处于中高度响应以上,8类改革任务均有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的方面。在创新实现度方面,工作方案总体创新实现度为“中度实现”。
  (二)工作建议
  航空安全管理作为深化民航改革的十大核心领域之一,改革需求强烈,改革涉及面广,改革力度要求高。从2021年该项工作方案推进情况看,改革任务高度响应了创新需求,但在创新指向和创新实现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综合行业需求及专家意见,评估组具体建议:
  1.安全监管方式方面
  建议充分考虑生产运行单位的运行规模和特点,整合SMS、SeMS、安保方案等管理体系要求,整合SMS审核、双盯、法定自查等各项监管要求;规范资源配备要求,规范检查单,明确正面清单,进一步推进差异化监管;考虑开展监察员PLM(全生命周期循证训练);加强航卫监察员培养与队伍建设。
  2.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理机制方面
  建议继续推进生产运营单位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重点关注内部机制的建立健全、执行落实等环节;搭建中小航司、中小机场、通航单位的技术共享、技术交流平台;加强对通航单位安全问题整改措施的闭环管理,促进通航单位提高运行风险管控能力。
  3.安全综合考核机制方面
  建议发挥安全生产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基于绩效的监管机制,督促生产运营单位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4.通航监管机构设置方面
  建议密切跟踪通航发展,注重与无人机等通航生产制造业建立协同融合发展机制;探索包括无人机飞行运行监管在内的通航监管机构设置的可行性,提升对通航领域的监管能力。
  5.安全监管数据整合利用方面
  建议统一视频数据采集规范、非现场监管的符合性判断标准等,尝试开发非现场监管智能识别、远程告警功能,提升智慧监管能力;继续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
  6.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和身心健康方面
  除继续推进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能力、心理健康管理外,建议推动QAR数据信息充分应用,帮助飞行员自觉主动提升能力,关注中小航司带飞过程中的偏差等;统筹考虑航卫及体检机构的差异性,制定适合不同规模及业务特点的航卫SMS标准,明确对体检机构和体检医师违规的处罚标准、规则。
  7.航空安保管理方面
  建议推动与地方公安机关协调协作机制建设,推进旅客信息共享,建立空地信息一体化机制(或旅客黑白名单信用机制)、联勤联动等工作模式,加强民航与地方反恐力量的统筹,进一步健全反恐怖防范工作制度,推进实现以情报信息为引领的民航空中安保实战工作新格局;在现有境外航线安保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境外航线安保评估标准,探索境外航线安保评估结论互认、共享机制的可行性。
  8.事件调查能力建设方面
  建议合理利用生产厂家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国产民机安全事件调查能力;补齐通航调查能力短板,完善无人驾驶航空器事件调查程序;推进无人机勘察取证技术、3D还原分析技术在调查领域的应用,建设调查实验室,继续提高工程分析能力,利用科技提高调查能力。
  [1]评估组由民航局综合司和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相关成员组成。本报告主要成员为:刘玲莉、范幸丽、李艳伟、王琳、张翼、王涛波、王梦、邹汶倩、张连弟。(本文刊登于《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22年第3期)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21年“完善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方案”评估报告(3)